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正文:
子曰:“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意思是说,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
“干任何一行,都有一个最高的境界:一个最高境界的农民,或者一个农民的最高境界,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一个最高境界的工匠,或一个工匠的最高境界,是只专注于追求自己工艺的精巧,而不问是否赶上了时髦,是否投合了世俗的喜好,是否顺应了市场。排除一切功利心的干扰,才能臻于事业的最高境界。道德境界亦然。”
不问收获,并不是反人性的灭人欲,恰恰为了更好地收获,这是为了不让功利心扰乱了心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才会有更好的前程。不管是木匠还是农民时,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就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以天合天的境界。之前,咱们讲过木匠梓庆的故事。他在打造作品之前,会斋戒七日以静心,再去丛林里寻找木材,看到适合的木材就仿佛看到了完美的成品。在七天里,木匠穿越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忘记利益,不去想着谋利;第二阶段,忘记名誉,不去想着外界的毁誉褒贬;第三阶段,忘记自己,达到物我两忘,人物合一的境界。所以,一旦忘掉功利,忘掉自我,成就必然登峰造极,事业便达最高境界。
“很多人都把道德看成是有效地实现自己人生的工具——我为什么做好人?就为得好报。我为什么不做坏人?是怕受恶报。这里有个潜在的危险:它使人的道德信仰并不坚定。假如某人坚持做好人,时间长了却发现,做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如果没有坚定的道德的信仰,他就会疑惑,甚至绝望,道德就崩溃了,不做好人了。”
把信仰依附于外在,“滞于物”,就会容易“利尽则散”。强大的内心,是由内而外的,如同太阳内部的核裂变核聚变,自己就是个能量源,无需外物,无问西东,“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为什么做好人?因为做好事能让我们“成人”,这本来就是一件好的事情,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要不遗余力地去做。
“从更深远处讲,成人的人最终一定会成功;成功的人倒不一定成人。”
所谓成人,就是有智慧,有道德,有健全人格。真正怀才者,必然能遇;真正成人者,必然成功!
知行格第270日:只管去耕地,别光想粮食未来五年规划:专注国学,求学求真;读万卷书,韬光养晦;立德立言,写作演讲。
人生目标:进德修业的书斋生活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270日
日阅读:读《孔子传》《全球通史》,阅读1个半小时左右。
日锻炼:
日总结反思:
附第二十一轮一周封闭计划:
时间:4月18日——4月24日。
具体:
1.学习:学习《考研英语》、考研专业课;专业课;英语考试等三大类。遵循时间表安排,按部就班。
5.看书:继续读《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邓晓芒)》《全球通史(下)》《孔子传》等。
8.锻炼:
知行格:培育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