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鱼苗写作】工作即修行

作者: 吾爱庐 | 来源:发表于2020-02-13 14:18 被阅读0次

文/吾爱庐

我的职业是处理投诉工作。也就是说要天天与人打交道,没想到,这一打,就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状态。

十年投诉工作经历,把我一个比较冷的人变成一个热的人。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心中注满了热气,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人。

它让我从一开始内心排斥投诉人到忍受,慢慢过渡到接受,到如今享受的过程,却是一场心智成熟的旅程。

工作即修行。

那先说说我工作的背景:

我的工作平台是ZF各部委办局的前沿阵地,开设不同窗口为民服务。

我专门负责群众的来访来电来信等各类投诉,协调和解决各类问题。

便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切为了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投诉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是“秉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解决问题”。

现我就带着你看看我是怎样从忍受→接受→享受这样的心路历程一路走过来的。

一、忍受

每天到我办公室来的市民,都是带着满满负面情绪而来。要么满脸不高兴,黑着脸,要么拍桌子指着鼻子骂你,要么耍无赖不讲理,反正各种类型都有,惨不忍睹。

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天天接待,耳边充斥着抱怨,指责,攻击等,任谁都受不了,说实话,一开始上岗时,心里痛苦折磨,一心想逃离。

记得十年前刚刚上岗一个月不到,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

一位中年男人敲门而入,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径直走到我办公桌前,大声呵斥:你们单位就是这样为民服务的吗?这种服务态度有损ZF形象,国家形象,今天你们一定要给我说法,否则我不会这么好糊弄。一屁股坐在我桌前,一双牛眼瞪着我,破口大骂,唾沫横飞。

我心里一紧,又是一个刺头,咋怎呢?我抬眼看他,方头,浓眉大眼,就像《水浒传》里的张飞那模样,一股凶神恶煞般的样子。我只好陪着笑脸(皮笑肉不笑),请他消消气,容我调查清楚后再予以回复。

本想打发他先回家 ,按照流程给予回复,等到那个时候,他可能就消气了。偏偏他不吃这套,一定要搞出子丑寅卯来。

我当时处理问题比较嫩,没有说服力,为了息事宁人,只好按照他的意图,让工作人员来向他赔礼道歉,小姑娘被他更加骂的狗血喷头,最后被骂哭了。

事后感觉自己无奈无助,面对如此凶狠的男人,一种讨厌,排斥感占据我的内心,自身负面情绪涌上心头,哪有理智客观分析判断事情对错,我都不知道如何应对,内心的挫败感特别强烈。

带着这种沮丧的心态,每天一想到上班就像上刑场似的,悲观压抑,天天接待一批批“难弄的人”,忍受着一泼泼情绪垃圾,像潮水般涌向我 ,压的我喘不过气来。

几次三番向领导请示,要求更换岗位,领导都不同意,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你能把各种人都搞定,你就赢了。

反复回味领导的话,琢磨着我有什么能耐?本质上自己不喜欢扎堆,闹腾,喜欢独处,安静,他人都说我高冷,不易接近,难相处。

今日让我干这么折磨人的活,似乎与自己个性不匹配,但领导说,你可以的,相信自己,没问题。

既然工作推不掉,你不下地狱还有谁下,这份工作关系到ZF脸面,干得好,应该,反之,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吃不了兜着走。

认识到工作的严肃性和大局观,我沉浸下来,思考出路。

首先领导信任我,肯定我,给我鼓励支持。这非常重要,树立了我的信心。

其次,我个性上不喜欢与这类人打交道,说明我内心讨厌排斥人性中不好的一面,不肯接受它们,其实是不接纳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最后工作就是这种工作环境,你无法改变,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与其天天带着怨气忍受这份工作,不如转变态度从心里接受它,会有什么一番景象呢?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书中说,一个人只有直面痛苦和磨难,就是敢于挑战自己,有责任和担当。

二、接受

转换思维后,决心改变行为。态度决定一切。可是,愿望是美好的,事实却总是一次次打脸。

一次接待一对年轻夫妻来访,我热情接待,认真倾听,一番陈述后,我心中略微有数,判断到底是哪方出了问题,且开始就问题进行解释和协调,没想到,我自以为这次沟通比较顺畅,年轻夫妻看起来挺讲道理的,在我结束时,女的拿起手机对我说,我已经全部录音你刚才说的话。

我一下子懵了,这下完了,万一说错话就被对方抓住证据,我就被动了。事实上,被录音已经处于被动局面。

怎么办?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取了我的录音走了,被动的等他们来攻击我,那不行,我必须拿回来,维护我的权益。

我请他们留步,删除录音,否则就是对我的不尊重。女方不肯,说这是作为你们三个工作日内给予我回复时的证据,如果你们答复我与你说的有出入,我们会再次投诉。

经过我再三交涉和承诺,对方才很不情愿地删除了录音。

这件事给我心里留下了阴影,我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群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他们在暗处,我在明处。稍有不慎,就粉身碎骨,下场悲惨。我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千万不被对方抓“硬证据” ,学会自我保护是首要原则。

那么,我仅仅从心里接受这份工作还不够,如何自我保护?因为你无法预设来访人是什么样的人?会出什么招?我防不胜防,手无缚鸡之力,也无应对策略。

反思自身处境,我坐镇接待室,等着来访人,犹如守株待兔,我静,他动,我一人之力要应对千军万马,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想法,千人千面,我如果用同一把钥匙,去开不同的门,怎么开得了门呢?如何以静制动,一招制敌?

我一下子面临这些问题,感觉到了世界末日一般,愁眉苦脸,该怎么解决呢?

我想起领导说的那句话,如何搞定人?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点在于人的内心,人心难测,要搞定人,得识别人心啊。对啊,我怎么就忘了,一个人闭门造车能造出车来吗?得依靠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成长进步为一个智慧的人,才能应对如此复杂社会人。

想到就要做到,我是执行力强的人,立刻搜索心理学相关信息,真的找到一家培训班,自此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周末上课的求学之路,学习了《情感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

学到知识就要用出来。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一书中说,能够改变你行为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

我边学知识边实践到工作中去,来访接待时,用心体察对方情绪,细心观察对方言行,随机应变,根据对方心理特点和需求,说出相应的话,让对方听了舒服,情绪平复后,再予以沟通交流,分析事情对错,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终于给我一次操练的机会来了。一位老伯来访,很生气的样子,大声嚷嚷着,我要投诉,你们工作人员说我故意损坏卡,要支付补卡费用,我根本就没有,你们污蔑我,我是不会来付钱的。

我一听心里有数,一件小事,没问题,好解决。我立即站起来接待,笑脸相迎,请他入座,然后给他泡杯茶,先喝口茶,消消气,缓一缓,我和他面对面坐着,二人之间距离在一米左右(这个距离容易让人有安全感),真诚地看着他,认真倾听他不停地说,听到他说得很气愤时,我会点头微笑,共情同理,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看见,与他是一条心的,这样他的情绪就慢慢平复下来,说话的频率低了,面部表情不是那么狰狞,看起来是一个和善的老伯。

这时候该是我说话了,我用什么表达方式跟他说呢?老伯的语言表达是又快又急,声音分贝高,说话不拖泥带水,很爽快,再看他的面相宽厚仁慈,眉眼大方,眼神温和,说明他平日里是一个比较开朗乐观,也是讲道理的人。

既然是这么一个温暖好人,我就用不着拐弯抹角说话,长篇大论去解释,我只要用他愿意接受或者喜欢的方式去说,就可以了。

然后我笑眯眯的看着他,故意提高分贝,很开心欢快地说,大伯,这张卡不是你故意损坏的,我们都知道,工作人员也知道,这里的损坏是指卡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损耗,以至于芯片失效,所以这种情况下,凡是补卡都要付费。

大伯一脸茫然地看着我说,真的不是说我故意损坏的?我说是的,跟你没关系,任何东西用久了都会损耗,为什么会有折旧率一说呢?大伯,你懂的哈。老伯听明白后,满意的走了。

为什么这么一件简单的事,会让老伯生气愤怒?原因何在?我分析:

001工作人员没有向老伯解释清楚付费的理由,他们都是统一口径,一套说法,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产生各种疑义,容易引起投诉。

002每个人的心里都不喜欢被人误解,不被尊重,不被理解,老伯被工作人员的一套说辞理解为是自己故意损坏,心里受不了,所以为了证明自己,为得到尊重,故而投诉。

因此,每天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着装,不同职业,不同态度,不同收入,不同地位的各种人,他们的心理需求是一致的:就是希望被看见、被听见、被理解、被认可、被肯定、被接纳。人们只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一个核心需求:被爱!

其实,我每天接待的那么多不同的人,遇到的就只有这一种人:人人都需要爱。爱是行动,是能力。内心无爱,何以爱他人。同理,我如果没有爱的能力,就不会共情同理他人。所以,处理投诉工作先爱人,再解决问题。

悟到:

解决事情前,先安抚好心情。

情绪平稳了,才能理性沟通。

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去沟通才有效。

爱与管理才是处理问题的不二法则。

小试一把,初见成效。它让我懂得了知识就是力量,能把知识与行动结合起来的,才是知行合一。

尝到了处理投诉工作越来越顺畅的甜头,我越发爱上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让我更好的成长自己,才能接纳自己,包容他人,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三、享受

从容淡定,应对自如。如今的我已经享受这种工作过程,再也不是十年前那个惊慌失措的我了,十年投诉工作的历练,将我修行成一个不同的自己,心智成熟的人。

去年我又参加DISC双证班,四种不同性格行为特点,凡事都有四种解决方案。这门课程对我启发很大,非常适用于现在的工作,屡试不爽。这门课程融合了我之前学习的二门心理学课,既考虑人的感受,又关注事情。既提高人际敏感度,又能高效解决问题。真的非常棒!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先进,人们投诉方式也跟着与时俱进,绝大多数人都擅长利用通讯工具投诉,尤其是电话和网络留言,相对减少了来访投诉量。

对于此种情况,我该如何接招呢?

网络留言投诉,留下联系方式的,我都需要电话回复回访,与电话投诉处理相同。

运用DISC原理来应对,凡事都有四种解决方案,不用担心,总有一种适合的。

今年上半年遭遇一次强台风,气象局通知红色预警,我们ZF考虑到安全问题,就下达通知,双休日停止对外开放服务。

难得一次闭馆,周一一上班,我就收到一份信访局转交办的电子投诉,问周末为什么不开放?为什么不提前通知?

单子摆在我的面前,我思考该怎么回复他?

当前信息:只有文字,提了二个问题,其他都没有。看不到人,听不到他的声音和语言表达,判断不了他属于哪种类型,我从哪里找切入点?

不知道他,我知道我们吧,先写下我们不开放原因,提前通知预告是放在哪些平台,写清楚后,我再思考采用什么方式跟他说,我一一把DISC这四个字母分开写在四张A4纸上,开始排兵布阵。

假设投诉人是D型特点,这个人是指挥型,关注目标,注重结果,脾气急大,说话快言快语,喜欢批评人,不喜欢顶嘴。对于D型,我就采用高S型,情绪平稳,表达不紧不慢,告知处理结果,解释清楚就行。如果被他批评,不反驳,听着就是了。

假设是高I型特点,活泼开朗,喜欢表达,爱表现自己,也用I和S方式交流,让对方多表达自己,感到舒服了,再解释,对方一会儿就过去了。

假设是高S型特点,这类人稳重可靠,实在,需要被看见,被理解,那么我就可以用S方式去交流,肯定他提出很好的意见建议,然后再解释。

假设是高C型特点,这类人心思敏感多疑,小心谨慎,注意细节,对待问题逻辑理性,喜欢数据分析判断。我回复高C型,也用C型,多说数据,语言表达上逻辑严谨,不被他抓辫子,才能过关。

四个解决方案做好后,我开始致电投诉人,一番歉意表达,话转到正题,投诉人声音轻柔,语调不急不躁,语言表达清晰连贯 ,逻辑理性,一个典型的高C型男人。

幸亏我有备而来,做足了功课,我就用高C来回复你,说得头头是道,摆事实,讲道理,该说的都说了,自以为可以通过了,没想到,投诉人不简单,他是高C不假,但他时而高D,言词犀利,攻击指责我,我就用高IS对付他。I缓解气氛,不至于电话里冷场。S稳定接纳对方,用我的包容度接纳他的严厉和批评,几次三番较量,他再也无话可说,说不过我,每一次他的问题都被我一一化解,最后他终于向我表示理解和满意。

只要掌握了人的心理特点,处理任何事情都很轻松愉悦,不仅仅局限于工作。

我每天都享受其中,工作对于我来说是快乐的。去年福州大学一周学习,心理学博士白教授给我们几百人授课,讲解我们人的情绪。她问喜欢自己的工作的,感觉是幸福的,请举手。我举手了,还有一二个举手,其余都低着头。

因为我一直在持续学习,持续自我成长中,能应对各种问题,我便无烦恼。有一首诗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工作即修行。工作就是我们成长进步的阶梯,它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 2013【鱼苗写作】工作即修行

    文/吾爱庐 我的职业是处理投诉工作。也就是说要天天与人打交道,没想到,这一打,就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状态。 十年投诉...

  • 写作即修行

    过去一周,我看了两本书:一本叫《快速阅读》,一本是《学习之道》,老实讲,前者差后者老大一截。今天聊的一些话题更多的...

  • 写作即修行

    “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

  • 工作即修行

    每到假期,就看到很多人在网上展示各种放假攻略,算计着怎么能休一个更长的假期。 其实这种行为根本无助于提高假期的质量...

  • 工作即修行

    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 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

  • 《工作即修行》

    《工作即修行》 周一晨会的时候给工作伙伴分享了一个观念:工作即修行 一开始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认知中的修行是什...

  • 工作即修行

    摒弃工作,不思承担,独自修行,只去寻求个人解脱,于出世间,是在消耗自己的福报,于世间,则是切断了自己的人脉因缘。最...

  • 工作即修行

    管理: 管理的过程就是让你的思想落地的过程。 那么,首先你得有思想。

  • 工作即修行

    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 真能知的人必去工作中行,真能行的人,必将工作场当...

  • 工作即修行

    工作即修行 近期琐事颇多,异常忙碌,突发事件一件接一件。 检查组到单位检查工作,提出了几个问题。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3【鱼苗写作】工作即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vx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