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志
#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25:晋文公

#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25:晋文公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9-06-20 06:51 被阅读4次

    周语·上·第14则

    犬戎入侵,周平王东迁洛阳的靠山就是晋国。西边有秦国收复原来的国都,成为西部屏障。游牧民族对东周国都洛阳的威胁主要就是北边。太行八陉的太行陉和白陉成为游牧民族南下河洛地区的便捷通道。如此,晋国就是周王室的北部守卫。

    晋文公姬重成为春秋五霸,正是周王室的靠山。内史兴敏锐地看到这一点。

    原文

    且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义所以节也。忠分则均,仁行则报,信守则固,义节则度。分均无怨,行报无匮,守固不偷,节度不携。

    笔记

    而且对待礼仪的态度就是用来看到忠、信、仁、义。忠用于判断,仁用于施行,信用于维护,义用于节制。以忠判断才公正,分是不偏不倚。以仁施行才生效,以信维护才稳固,以义节制才适度。分配公正就不会有怨恨,施行生效就没不匮乏,维护稳固就不会苟且,节制适度就不会离心。

    礼仪就是规矩,是社会约束,也是自我约束,是社会与个体之间相安的方式。

    原文

    若民不怨而财不匮,令不偷而动不携,其何事不济!中能应外,忠也。施三服义,仁也。守节不淫,信也。行礼不疚,义也。臣入晋境,四者不失,臣故曰:晋侯其能礼矣,王其善之。树于有礼,艾人毕丰。」

    笔记

    如果民众不怨恨,财用不匮乏,令行禁止而执行不离心,有什么事办不成!中外相应,是忠心。三让且服装得体是仁,守节不过分是信,行礼得当是义。我进入经过境内,这四者不失,所以臣说:“晋侯能够守礼,大王要善待他。册立有礼的人,回报就必定丰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境不对,但有这个理。

    原文

    王从之,使于晋者,道相逮也。及惠后之难,王出在郑,晋侯纳之。襄王十七年,立晋文公。二十一年,以诸侯朝王于衡雍,且献楚捷,遂为践土之盟,于是乎始霸

    笔记

    周襄王听从内史兴的建议,不断派使者出使晋国。到了惠后之难的时候,王出逃到郑国,晋文公接纳了周襄王。周襄王十七年,立晋文公。

    惠后是周惠王的皇后,是周襄王的继母陈妫(gui)。陈妫受宠,生了姬子带,她想要立姬子带,还没有成功就去世了。子带跑到齐国,周襄王赦免了他,结果他又和周襄王的皇后私通。襄王废皇后,周大夫颓叔、桃子奉子带以狄人讨伐周王室,襄王出逃到郑国。

    周襄王二十一年,晋文公率诸侯在衡雍朝见周天子并献捷,接着主持了践土的会盟,从此开始称霸诸侯。

    打铁还须自身硬,周王朝的衰弱是自找的。儒家治不了国,人有私心私欲,制度约束是必须的。

    晋文公城濮之战战败楚国,凯旋而归,向周王献所得楚国的战车百乘,兵千人。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伯爵,赐予了一系列的物品。文公有此加持,是代天巡狩。

    参考书:百度文库 《国语》原文、注释、全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25:晋文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yr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