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微观心理配置(一)

微观心理配置(一)

作者: 半打真心 | 来源:发表于2021-09-01 12:27 被阅读0次

我的直觉

前一段时间简单学了一些教材版本的心理学,其实在学习之前我对人的心理这块就有一个大致的总结。小时候有读过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受这个影响我一直喜欢套用它的“本我、自我、超我”的说法,事实上我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大多离不开这几个“我”。

买书吧

佛洛依德把人的心理世界分三个我,我只分两个,一个内我、一个外我。其实搞分类这种事也不是佛洛依德独一家的搞法,我们古代就有了,而且很成熟,即“心学”和“理学”。

“我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插播)

知道哥们为啥会入坑这些疑似玄学中吗?唉,人到年纪了就免不了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的结论比较死理性派,我坚定地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需求最大化”。接下来我会展示这个结论的或然推导过程(即直觉认识)。

首先现代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的、不证自明的结论:人的心理活动由动机产生意识,再由意识支配行为与情绪。

动机是什么,你理解为“需求”、“欲望”也都差不多。当你把它说成“欲望”的时候你的潜台词其实是在贬低它,而说成“需求”、“动机”的时候大多你只是在没有感情得描述它。笔者是倾向于客观、中性得看待它。

结合基本概念,再来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人生?我想通过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我们只需要一个充分完备的角度即可:“人生即所有包含自己的事物”

进一步来说,人生即主体、主体与客体的关联结合体,实际上也差不多是个废话。人生就是你和你周围的一切。

什么是“意义”?按照我们的直觉“有意义”应该是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广义地来说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内涵与联系,我们直觉感官上把这些内涵就当成意义,比如石头可以铺路、病毒可以提高免疫、咸鱼可以下饭等等

你可能会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我觉得这些都没啥意义。说得对,有些内涵与联系我们压根是不关心的,所以即使一个事物存在广泛的内涵与联系,但是如果它不是我们普遍关心的就没有意义。所以“有意义”也是一个主观的活动,它是人关心的那部分内涵。

说到这我就会自然有个特别失望的结论:即使我再自我欣赏我自己的大作,但如果你不关心那么它对于你来说就丝毫没有意义。

如果你认可以上我按照直觉做的这些或然推导,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个进一步的结论:人生的意义就是“你和你周围的一切中能够满足你关心的那部分存在”。

你关心的”只是我们直觉上的、人类世界不怎么靠谱的语言描述,这里我们不妨认为“你关心”就是指“动机”。

所以换一句话说,“人生的意义”就是“人生中动机得以满足的那部分”。


第一个公理体系

现在我们尝试更严格的去证明“人生的意义即人生中动机得以满足的那部分”,可能会有些枯燥,你忍一下。

part1 定义

1.事物(object):事物即任一可不发散、只需实际存在的存在;
2.内涵(connotation):内涵即任一事物的任意发散的组成存在的所有存在集合;
3.联系(contact):联系即任意两个存在之间除了自身内涵之外的存在加上两存在重合部分的内涵;
4.意义(meaning):意义即任一事物的整体或其局部与其它(非自身)任一事物的所有联系;
5.意义的大小(value of meaning):意义的价值即意义包含的所有的联系的数量或加权数量

part2 公理

1.任意两事物可组合成新事物;
2.不可拆分的事物若存在则无内涵;
3.存在只有内涵与联系两种形式;
4.事物自身与自身的联系无意义但可与自身局部联系。

part3 第一定理

由以上定义与公理可以证明

事物的内涵即事物内部所有联系的总和

证明略(略略略)


目标

做公理化的工作真的是很困难,我没有严格推导出想要的结论,因为目前受制于个人认知能力暂时还不能,所以先根据以上结论尝试做进一步的直觉(或然)推导。

这里我又不得不深化一下主题,“人生的意义”是一个客观的事物,而我们实际关心的还包括“人生意义的价值(即大小)”。

先讨论意义才能讨论其价值(大小)。

首先我们分析主体。由公理1我们把“人生”可以看做由自己与自己的周围组成,再根据公理4“人生的意义”包含以下几项(可严格证明):
“我的意义”;
“我周围的意义”;
“人生与未知世界的联系”。

至此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目标:“人生的意义”主题下我们主要研究“我人生的意义要有价值”


人生意义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要有价值”,那么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价值?无非“最小化”、“任意”、“差不多”、“满意的”、“最大化”这几个选项。按照直觉做排除法,大多数人绝不会选“人生意义的价值最小化”和“人生意义的价值随便就行”,因为我们研究此目的的本身就要带着“有所追求的”。那么“差不多”、“满意的”、“最大化”这几个度量标准都需要将价值提升到一定程度,如何提升?

意义的大小只有两个关键因素1.意义所包含的联系的多少;2.各联系所占权重。

第一因素

意义所包含的联系客观上是一个定量,但是“我的人生”的意义它是一个受主观行为、客体环境影响的变量,所以很明显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主观上尽量让我的人生与其它事物产生更多的联系

第二因素

联系的权重是如何确定的?首先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个权重最终是由自身主观“估摸出来的”,比如你喜欢篮球、他喜欢拳击,你不喜欢生姜、他不喜欢吃鱼,所有事物都是由主观来“定价”的。

是吗?仔细想想就会有问题,比如房子、黄金这些基本所有人都认为它们很有价值,这个价值难道就没有客观性吗?

每个事物的价值都可以客观分析,但是所有的分析都是相对的,因为如果要分析一个事物的绝对价值你就要分析它所有的联系,这个“所有的联系”可能是无穷的、可能你根本认识不到,就目前来说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任意一个人对任意一个事物我们都不能百分百确定他认识了它的全部,这就是我们要承认的“认知局限性”。因此绝对价值在主观上不可能存在,不过我们对事物价值的分析会存在一个大致的同质化,因此我们对很多事物的定价会大致相同。不过以上也说明,事物的价值即使存在客观性,但它最终还是要通过主观分析来确定,因此事物的价值只直接由主观确定。

什么是主观?强行定义:主观就是人的心理过程。

而动机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出发点,当产生的联系不同程度得满足了这个动机那么这个联系就产生相应程度的价值。这个价值就由你的动机满足程度、和你的价值观决定,而价值观当然也是由动机产生,所以事物的价值与联系的最终价值都由动机决定。动机是不断变化的,那么价值也是不断变化的。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要想让我的人生有价值要根据你想要达到的价值程度,尽量多得让能满足你动机的事物与你的人生产生实际联系,并尽量满足你的动机。如果我们简化语言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我的人生意义的要有价值”,那么人生的意义如下:

让与人生产生的联系满足需求最大化

让与人生产生的联系能满意得满足需求

让与人生产生的联系能差不多得满足需求

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与目标,行动起来

相关文章

  • 微观心理配置(一)

    我的直觉 前一段时间简单学了一些教材版本的心理学,其实在学习之前我对人的心理这块就有一个大致的总结。小时候有读过佛...

  • 【已买】――已买的听书课

    1.微观微观――【得到】 2.宏观经济学――【得到】 3.儿童心理学【懒人听书】 4.语文探索――【喜马拉雅】

  • 金钱永不眠-1.24

    金钱永不眠-1.24-@因心木灬 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的角度,研究人们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科学。微观金融学就是研究人们...

  • 机会成本-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

    从今天开始啊,我们进入微观经济的部分,但在我看来呢,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用户心理的科学。 作为微观经济学的开篇啊,我...

  • “成本”-你真的懂吗?

    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用户心理的学问,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的去思...

  • 阅读笔记:心理学与生活中的心理测量

    前面我们学了心理学实验,接着继续从微观来看,心理过程是多样化的,复杂的,对于心理测量的实验挑战性非常高,有很多行为...

  • 2022-10-07 -

    新阳光强基工程第一版块 第五讲心理咨询的对象 任务 老师讲课的风格从宏观到微观 *用‘’工具"的意识 作为一个心理...

  • 2018-03-15

    [总数]31[总数][1]AP微观经济/AP心理/AP文学ELI[1][2]高中语文[2][3]AP生物/AP计算...

  • 2018-04-22

    [冰柜]31[冰柜][1]AP微观经济/AP心理/AP文学ELI[1][2]高中语文[2][3]AP生物/AP计算...

  • 三高复习笔记(3)

    宏观复习了库恩塔克定理、包络定理、RBC、RCK,计量复习了一般回归分析,微观复习了帕累托有效配置、瓦尔拉斯均衡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观心理配置(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zb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