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学基本是心理学,你想要什么,就换一种体面的方式给你什么。
你的恐惧、怀旧、焦虑、好奇,都可以在买买买中得到缓解。对未来恐惧就买保险,对无知恐惧就购买知识阅读,怀旧可以系上红领巾来张重返校园的毕业照,爱情可以长久吗?来颗钻石吧,“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好彩头。
恐惧的营销
先说一个经典的内衣营销案例。
女主暗恋男主很长时间了,但当男主表示想跟女主约会时。不知所措的女主竟给了他两个耳光!
发生了什么?
镜头转向了正在家中嚎啕大哭的女主,她砸碎了衣柜,痛哭“老娘为什么就没有一个穿得出台的Bra?!”
what?是不是出人意料?
事实上,这就是一种恐惧营销。在广告中,循循善诱太温吞了,没有一点力度,而恐惧不同,它让人印象深刻。
这一招对男人同样有效。
在日益追求健康的环境下,中年发福早已不再是什么说得过去的借口。所以健身房常常会挂出小鲜肉的海报,内衣也常用年轻男模来带盐,目的都是让身材走形的男人害怕,并向他们招示:“来吧,这种魅力你值得拥有!!”
同理,“弹弹弹,弹走鱼尾纹”“补充胶原蛋白”等一大拨广告都是走这个路数。
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例子,比如来自意大利的Brandy Melville,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少女服饰品牌。
其品牌定位非常特殊:只提供一个尺寸,S小码。
不管是吊带衫、迷你裙还是高腰短牛仔裤,所有的服饰产品统统都只有S码。它背后的时尚理念十分简单:要么瘦,要么请你出去……
不用担心没什么穿得进去,别人可是意大利当下年轻女性最拥护的品牌,卖爆了。所以,千万不要试图让你的产品得到所有人喜爱。
怀旧的营销
你以为进商场听到的歌,都是巧合?
图样图森破!
在成功的商场里,可没什么随机的概念,所有一切都基于数据分析。根据时间段、顾客的年龄划分、职业,来定位歌曲。
70年代人听邓丽君,80年代听 beyond,90年代人 bigbang,人家可都是你肚子里的小蛔虫!
怀旧是最有力的隐形说客之一,有些习惯从你童年甚至在娘胎中就出现了。
小时候习惯哪种味道,长大后在货架上看到它,会倍感情切,这就是符合了品牌传播中的“发现、认识、记住、喜欢、忘不了”的五步原则。掏钱买就是顺其自然的举动了。
从品牌关注下一代的策略而言,海尔算是国内比较成功的范例吧,一部《海尔兄弟》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等他们具有消费能力时,海尔就是印在脑海中的一个熟悉品牌了(似乎不小心透露了年龄)。
新鲜的营销
同理,一切都是套路。
昨天去超市,看见蔬菜区在放水蒸气,看起来好新鲜啊,恨不得全部搬回家,但……真相是,这种水汽只是障眼法,它实际上最大的作用就是……会加速蔬菜的腐烂……
还有海报上的饮料,为什么总给它们披上水珠?看起来清凉呗,喝一口透心凉呗。
它的专业术语叫“流汗”,作用是让饮料看起来更新鲜。
除了海报设计,在瓶子的构造设计和文字上,也会给你营造错觉。比如,在果酱或者果汁的包装上,会画出好多个新鲜水果。或者,某牛肉方便面上的硕大牛肉块。虽然内心都知道是假的,但购买的那一刻还是会被迷惑。
套路无穷尽啊。
再举几个例子,你记得扭开罐头时,经常会伴有的一声“嘭”声吗?实际上这个响声只是一个实验室的发明,并且拿到了专利。
以及在密封果酱写上“开启后24小时内请放入冰箱”,也是为了激发消费者对于“新鲜”的渴求,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