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诗(六) 江村

作者: 南邻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4-09 00:36 被阅读3次

《江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律。也是典型的清丽的成都草堂诗代表。诗中体现出来的天伦之乐,和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首联描写环境,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也就引出了尾联中别无他求,心满意足的心境。

从作诗的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写法精严而又流转自然;字句精炼、刻画细微,而又让人无迹可寻。这是杜甫律诗的老到之处。在艺术上,此诗有两个特色:

复字不犯复:这首诗首联的两句中,“江”字、“村”字皆出现两次。按一般做律诗的规矩,颔、颈两联同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复字。这首诗用一对复字,就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了。这情况像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来救正,复字也要用复字来弥补。况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两个叠字“事事”,这样一来,头两句诗在读起来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枝撑之感。

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相关文章

  • 读杜诗(六) 江村

    《江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律。也是典型的清丽的成都草堂诗代表。诗中体现出来的天伦之乐,和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

  • 七绝•平平淡淡最宜人

    《哈哈哈》 周末闲读杜少陵, 江村滋味最煽情。 平凡日子天伦乐, 此外无非一缕风。 (新韵) 附录: 《江村 》 ...

  • 七绝 戊戌秋江村即事

    九月一日黄昏,入海鸥岛,又见江村,归来还读秋诗数首。有感。 江村水暗晚风飞,霞出金云照眼微。 秋意渐来谁管领...

  • 《魏楚敖童话诗》——第八、九、十、十一首

    本期四首童话诗题目取自唐代杜甫七言古诗《江村》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

  • 【唐诗成语82】杜牧之“搔到痒处”:有一种痒源于“我想”

    【成语1】搔到痒处 【释义】比喻说话说到点子上、事情恰到好处。 【出处】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

  • 读杜小札记

    读杜小札记 从去年夏天开始就跟着老师还有师兄师姐们一起读杜诗,可对于杜甫其人其诗的...

  •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读韩杜集 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赏析 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

  • 绵阳:“李杜祠”中李杜诗廊

    “人家几处傍江村,水绕池堂竹掩门。满地黄花秋色早,一龛同奉两诗魂”。这是清代诗人杨东寅在拜谒绵阳“李杜祠”...

  • 读杜诗

    无事翻老杜,其间悲与辛。 纵使千载后,犹令人心悯。

  • 读唐诗《江村》

    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历经四年的颠沛流离的漂泊,来到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在亲友故旧的资助下,他营造的草堂初具规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杜诗(六) 江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fc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