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诗(一)月夜

作者: 南邻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00:29 被阅读65次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梁启超称杜甫是情圣,我想他的意思是杜诗充满了感情。读着杜诗,总能感觉到杜甫的善良,总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好人。无论对于亲人,朋友,百姓,国家还是植物动物,杜甫在写作中都是满满的感情,感动着一代又一代有良心的读者。脍炙人口的《月夜》是其中的代表作。

首先,这里澄清一个误区。不少人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揣度古人,所以认为杜甫不管家庭,他夫人一人撑起了一个家,所以批判这首诗的假仁假义。杜甫并不是平凡人的家庭,虽然落魄了,但是他们家是有仆人的。如果生活真的所迫,就没有时间写出这么多感人的诗篇了。其次,杜甫这种官宦贵族世家,目标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离家去凤翔找唐肃宗是自然的。出身背景类似的高适和岑参也是同样的行为。李白更是不小心上了永王的贼船。

杜甫在路上被叛军俘辱是不幸的,这样他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但是因为他名气实在是太小,所以叛军没有把他带到洛阳,如同王维储光羲一样被严管。而能够幸运的在长安自由的行走,写下了大量不朽诗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在漫长的夜晚,杜甫看着天上的月亮,想着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的妻子。想着妻子也应该在闺中独自无眠,也看着月亮想着自己。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但是又有谁理解你的思念呢?就连家中的小孩,也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有些心事。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因为站立看着月亮太久了,夜间的雾水把头发都侵湿了,透着淡淡的清香。清纯的月光照在洁白如玉的手臂上,夜深了,却有丝丝寒意。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可恨的叛军,什么时候我们俩才能团聚,一起看着月亮,让月光照干我们的泪痕。

总所周知,恋爱的诗或者悼亡诗好写,因为感情剧烈。反而是平静的夫妻诗是难做的。这首诗杜甫另辟蹊径,从妻子的角度出发,这样客服了主观角度出发容易造成的情感不容易控制的毛病。和谐的夫妻生活如同君子之交是淡如水的。因为客观角度的写法,这首诗在感情拿捏上因此恰到好处。

杜诗强在用字精炼,这首诗也不例外,有不少诗眼。比如湿字。仔细想想,换掉它,还真找不到更合适的字。题外话,杜诗有一个好玩的游戏,把其中一个字去掉,看看能不能想到更好的字替代。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到诗圣的炼字之妙。

这是一首律诗,但是老杜用高超的手法款款道来,丝毫没有格律的掣肘而产生的呆滞堆砌之感。不愧是律诗第一大宗。(杜律被金圣叹称为六才子书之一)。

古人称《月夜》是千古第一情诗,真的名不虚传!

相关文章

  • 读杜诗(一)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梁启超称杜甫是情...

  • 2021-03-30 读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感悟

    读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感悟 当代中国诗人 莘 心 读《春江花月夜》读的过程,就是感受诗超...

  • 读杜小札记

    读杜小札记 从去年夏天开始就跟着老师还有师兄师姐们一起读杜诗,可对于杜甫其人其诗的...

  •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读韩杜集 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赏析 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

  • 【唐诗成语82】杜牧之“搔到痒处”:有一种痒源于“我想”

    【成语1】搔到痒处 【释义】比喻说话说到点子上、事情恰到好处。 【出处】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

  • 读杜诗

    无事翻老杜,其间悲与辛。 纵使千载后,犹令人心悯。

  •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读韩杜集 唐·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赏析 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

  • 读杜牧集

    “李杜”、“小李杜”四家,以为“大李”和“小杜”之诗最让人快意。 读杜牧集 读罢杜牧掩卷思, 歌吹扬州过竹枝。 吴...

  • 老妻

    读杜工部诗: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有感。 ——题记 老杜杜渐兴是县里...

  •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赏析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杜诗(一)月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dt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