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
关于 一切唯心造

关于 一切唯心造

作者: 流光闲客 | 来源:发表于2017-11-27 14:46 被阅读0次

从今天开始,就转入了讨论胜义谛的范畴。

在昨天晚上我们谈到了概念法,概念法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所看到的、所接受到的。在语言表达方面,我们也必须得运用的。概念法它还会有时间、空间、组合、形状等等。

但是到了究竟法,我们就不能光从时间、空间、形状、上下、高低等等来去了解、去讨论了。    那到底什么是究竟法呢?

“阿毗达摩”里面就讲到了究竟法,有四种究竟法。

第一种是心(citta);

  第二种是心所(cetasika);

    第三种是色(rupa);

    第四种是涅槃(nibbana)。 

心、心所与色法,它们都是因缘造作之法,又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称为有为法。

又因为这些有为法,它们具有生灭相,有生起、有存在,必然有坏灭,所以也称为行法(satkhara dhamma) 。    涅槃,非因缘造作之法,称为无为法。

又:它不具有生灭相,所以不能称为行法,必须称为无为法。    “阿毗达摩”所讨论的主要是这四种究竟法。但是我们在学习“阿毗达摩”的过程中,并不一定按照这四种究竟法的原来的次第、顺序。在《摄阿毗达摩义论》里面,是先讲心法,再讲心所,再讲色法,再讲涅槃。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依这个次第。为什么呢?我们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将由粗到细,由简到繁,这样的次第来学习。

以上取自《阿毗达摩讲要》

中国很多人认为的佛家哲学属于消极主义,假大空,唯心主义。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北传经典中一句,万法唯心造。而对于解释,很少人去看,乃至大部分佛教徒对于论藏都不曾看过,也不知道怎地去解释,自己也稀里糊涂地把这句话理解为这句佛家用语是作为的鸡汤用途。还自作主张,把境由心转,相由心生。也用在对于安慰消极人群,人生不如意当中。  什么叫叫宗教徒?不曾实事求是的。什么又叫哲学家?经过系统学习的,多方论证的。

这也是禅师经常告诉我和同修。没有明心见性,正法从嘴巴吐出来都成邪法了。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释迦牟尼本人是个哲学家,到嘴里成了鸡汤,一个哲学家怎么可能讲鸡汤呢?这很不正常,这种常识性错误是不被允许存在的。

我不是宗教徒,也不相信不可知论,也不认为用不同的方式,使得他人听到这句经典中的话是属于积累福报功德,即使错误理解也是给他结下佛缘,功德无量。然后用方便说法去掩饰这种宗教意识导致的感性错误。

这在正常人属于非理性的,还可以正法光明地说佛,是觉悟者。这种情况我是见多了。

属于把人当傻子哄,什么心理呢?用一种期待他人认同的心理,因为存在即合理,无论鸡汤,谬论,他都存在一定的严密的逻辑关系。当我说到你认同的时候,当他认同你的语言逻辑,他就肯定了这句话的价值。于是,一个常挂在嘴边。两个人挂在嘴边。相由心生,一切唯心造这句话头禅就这么心照不宣地传开了。这种人,莫名其妙就变成有慧根的人。

还有一个问题,你认识这句话确定是正确吗?

真正的觉悟者不会依靠逻辑,因为他的正义无需通过逻辑充满世界。

这很像基督教的传福音。因为他们对于传播佛经的理论深信不疑。而真正传佛经都是真正的认识论送给别人,很全面。比如达摩到中国两手空空就来了。这才是一个圣哲的徒弟,一个哲人的真正态度。

虽然,很像基督教的传福音。但是比传福音要糟糕。因为传福音相信从圣经中的语句送给别人,别人相信。因为他们相信上帝了,这是从整体意识层面的解释,深刻认识到上帝的存在。也就是他深刻知道他相信了超道德价值,而不会把这种超道德价值带到世俗来。因为信就信,不信就不信。再不信就讲验证,再不信就带入教堂。总之,没有通过混乱思维。又在道德价值,又在超道德价值之间徘徊。在宗教传播中,每个基督徒都这么在意识层面泾渭分明。

因为你曲解圣哲的意识,传播错误的观念,混乱他人意识形态,福报功德也就无从说起了。

这涉及国民素质的问题。很多人都学过马哲,对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很熟悉,都学过,出了社会,学过的东西也忘记得一干二净。矛盾分析法也无法成为他日后谨言慎行的理由。这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从否认哲学的层面,继而否定了国学。当然,因为这种人很不符合仁义,礼法,君子品性。哪怕像一点点也好。他们喜欢片面的全盘否定。这是乌合之众,很喜欢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中国佛教很喜欢用心性论去阐释佛理。但是对于这个心,这个性到底是个啥,很多人都喜欢用儒家的心性论去解释。然后用逻辑关系把这种心性套在佛家的理论中。然后说成佛成仙,然后又因为这种逻辑关系,每个人都掰点经文表示自己的佛性常在。

总之在这种逻辑关系理论中,中国佛教,儒释道三家构成一套严密的系统。并且沿用了,不分别,儒释道是一家的统一思维,用大家都认同的和谐思想去平息纷争。当然,没有人去反对。于是这块文化结石就这么不可动摇了。

人家说你假大空,当然有道理。因为北传佛教,因为主张因时,因地,所以理论横跨宗教仪式,非宗教理论,哲学思想,呈现阶梯递进的修行思维。所以形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自我防卫系统。像堂吉诃德。

我只想问一句,当你放弃麻痹的思想体系,用你的脑袋瓜想想,印度人和中国人的思维真的真的一样?不要用佛性论搪塞我,因为每个人的名色法,分析世界所有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达到涅槃的名色法,当然一致。可是他们的概念法一样吗?把矛盾分析清楚,也不代表一定导致纠纷。

中国佛教的道路除去宗教仪式,除去儒家教育感化,怎么明确,还原释迦牟尼这个古印度人以及生平思想,乃至确立圣哲地位,我表示好奇。用因果律吗?不是的,难道人家六年的哲学思想就告诉你这一个的东西?然后依旧服务于社会人伦。然后把这个叫做小乘,之后再把般若思想抬高。继续麻痹神经,然后出现一堆神逻辑持有者。

那么释迦牟尼的哲学思想到底是什么?难道人家说十二因缘这个结论,没有论证方法?没有告诉别人,他是怎么做到的?没有记载经验?难道人家讲出来就是为了使人相信,人生的不顺是因缘的造作这个可以给悲凉安放的鸡汤理论?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十二因缘法,已经被中国佛教轻视了,自作主张叫做小乘,转而,然后投入般若空义的传播。

然而,没有十二因缘法,一切唯心造,看起来就是那么的空泛。

在佛教中,这个心,是因缘造作的产物,所以说这个心是认知事物的总和因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但是不可以说,这个心就是佛法的重点。因为心是从属于因缘法的。先有因缘法,再有心。所以说佛法是心法的,基本都是这种心性论误导了。

因为心是因缘法的从属,是无法通过逻辑顺承关系,去对等,去把这个从属关系对换关系。就像基督教的上帝一样,纲领性的东西是该改不了的。这是一个先后的问题。

在这种理论下,世界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因为都没有自我的概念。都是一个因,一个果两个部分构成,就像中国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样。。而这个自性,不在因,也不在果。所以一切没有自性。自性就是在无常之中。

佛教哲学的最终核心在因缘法,而在中国文化的融合中成为心法。而这个心法由于无法明确,包括一切,所以,王阳明的心学也跟进去。渐渐失去了印度哲学的味道,也就不知所云了。

因为好事者认为,佛教是真理,属于天下。这叫什么?乡愿,德之贼也。

这么讲的话,那这个心到底是啥?这个心确实包括一切,也确实和这个世界对等。只是,这个心,从究竟法上,把世界分为概念法,名色法两个部分。包括喜怒哀乐,包括,畏惧,饥饿,分别从属于什么心,都通过释迦牟尼的禅定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为八十九种心。因为这八十九种心,所以。他详细地和这个世界对等了。释迦牟尼的论证方式和王阳明一毛关系没有。

他是严密的印度哲学系统,因为他的逻辑,来自印度哲学。

就算是哲学博士,我也可以肯定他没有真正认识除了藏传,汉传以外的有印度哲学基因的佛教理论。

佛教不是中国体验哲学,中国佛教却很像体验哲学。他也不是混沌不明的心性理论,这是很滑稽的。他是严密的印度哲学辩证系统。这颗心可以理解为是人认知的影像,储存,在证涅槃的道路上,在觉悟修行的路上,他又一步步分析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变成名色法,然后,把我们普通人认知的的世界称为概念法的世界。而这王阳明是不具备的。他唬得了吃瓜群众,唬不了全面客观的分析。

一切唯心造真正逻辑是一切因缘生。这样如何看都不会乱。这样子,请问,主观,可以改变客观吗?可以创造客观吗?部能。除了对于世界的解释不同,对于客观和主观,马哲和释迦牟尼是一致的。

同样,相由心生,这个相的概念是是从禅定中出来的。最开始不代表客观世界。禅定中景象叫做相,他属于禅定中非客观,非主观的对象,这是相由心生。这个心是他会因缘和合构成现在的我的一种单位。也就是现在的我会饿,喜怒哀乐的原因。也就是说佛教的心,不是意识,可以理解为客观存在,一种不知道如何命名的东东。或者说量子状态下的计量单位。可以理解为唯心主义。但是,这心不属于客观存在,不属于主观改变。所以又不属于唯心主义。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属于主观唯心的鸡汤理论,假大空。

相关文章

  • 关于[一切唯心造]

    《华严经》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在修行者的世界里,所有一切现象,都会因[观点]的不...

  • 关于 一切唯心造

    从今天开始,就转入了讨论胜义谛的范畴。 在昨天晚上我们谈到了概念法,概念法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所看到的、所接受到的...

  • 感悟

    一切唯心造 华严经

  • 51 是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 36 无有

    应观法性界 一切唯心造

  • 修 心

    一切唯心造,无心自解脱。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佛家讲:万法唯心造。人们对于外界环境的感知,其实都是自己的心念所感...

  • 关于回家的路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说的是:一切万相万法都是唯心造,这个心不是...

  • 唯心所现的修行依据

    一切唯心造。 一切唯心造跟《秘密》有本质的相同。 就是想什么就会来什么。中国的一句古语:说曹操,曹操就到。这里的曹...

  • 一切唯心造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不相信因果 就会怨天尤人 明白了因果 了知各有因缘 人生无常 白驹过隙 祝福世界 完美自己...

  • 一切唯心❤造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我们自己构建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在每一个人的眼里心里都是不一样的,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哪个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 一切唯心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gr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