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人力量的文字
阅读,你感动了吗

阅读,你感动了吗

作者: 聆风有逸 | 来源:发表于2016-08-27 14:57 被阅读31次

    今天在看网易公开课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关于柴静在广州为她的新书《看见》做的演讲,饶有兴致的看了全过程。演讲上,柴静对阅读发表了一些看法,让我想到了高中时,对阅读这件事的一些感慨。

    我记得我很早就开始阅读了,因为那是能一个人做也很有意思的活动。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本杂志几乎陪伴我走完小初高乃至整个青春,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里面的文很好,可惜直到高三才开始意识到做摘录,所以看过了、感动了,却没能记下来。不过在这少数的摘录中,有几句是关于阅读的。那是2008年第二十期杂志,一篇题目为《分数之外,学会感动》的文,作者吴俊岑。文是由一位作者当老师时遇到的学生说起的,一位学生在一次期中考没做一整道现代文阅读。作者很疑惑,就找了这名学生来询问。学生说:“用作题目的那篇文章,读一遍就哭了,再读再哭,哭得无法思考,最后只好放弃。”,之后作者又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却仍然记得这位,作者如此形容:

    可是,我一直记着有这样一个学生、有这样一张脸——那神情真是庄严,庄严到令我心生敬畏。

    再后来,当许多学生追问身为老师的作者“文章主旨是什么?”的时候,作者说:

    我问学生可曾为哪篇文章感动。没有。读《五人墓碑记》,读这五个人以一己之力对抗强大的统治集团,为一个毫无瓜葛的人‘谈笑以死’——他们不感动;读《为了忘却的纪念》,读鲁迅和柔石相互扶持,‘仓皇失措的愁一路’——他们不感动;读《三棵树》,读一个人在困境中拼命抗争——他们不感动。”

    “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来会进很好的大学,但是,他们的生命中少了一点温暖。那温暖不一定能让他们获得一个好的分数,但一定会让他们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然而,我还是希望,多年以后,有人会记得,有这样一些文章,他读的时候流过泪;有这样一个瞬间,他感受到了一部分生活的意义。没有人可以追随世界走向永远,但在感动的那一刻,我们拥有了一切。”

    “和分数无关,它属于心灵”

    08年那时我不过初二,还没有很多的感触,只觉得这个老师很不一样。直到两年后,当我上了高中的时候,再次看到这篇文时,我才深刻的体会这个老师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说的这么一番话。高中学业繁重,周考、月考、期中和期末考一次接一次。很多时候做题已经不再是一种思考的过程,而是机械的重复。做语文阅读的时候,更加如此,思考是不必要的,早有老师总结出了规律,什么样的问题找什么样的关键词,段落的大意从哪里找起,文中的思想作者会在哪里体现。在这么一个时候,阅读不是只是为了阅读了,而是为了获得分数。

    谈起考试的阅读,想起了帮我补习的语文老师——一位讲课很有意思,却与传统老师不同。他不仅教我们怎么做阅读,更加强调的是教我们如何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的真实想法,如何思考这个现象。还记得这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教你们的方法不只是为了考试,以后你们依旧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读你遇到的任何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本书。考试是一时的,阅读是一辈子的。希望你们能一辈子阅读,最后阅读一辈子。”很感动,在那样高压的环境下,有一个老师愿意跟你说我不只是教你们考试,而是教你们如何去阅读。

    可是在高考这样一个大目标下,任何与“获得更多的分数”无关的事都是奢侈的。考试不会因为你认真的读了这篇文章,写下了自己的见解而给你高分,老师只认标准答案,只要你的回答有答案中的点,那么就有分,至于剩下的你的真挚的情感,一文不值。是的,一文不值。你最深刻的、与答案上不同的感悟,是不被允许出现在你这张洁白的试卷上的。

    以前有过一个想法,去当一名语文老师,希望能通过自己一些微薄的努力,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更加喜欢阅读。不是只为了获得一个分数,而是从阅读中,获得了感动,在将来,在遇到坎坷的时候,或许这份感动能让我们坚持下去;或者被人伤害时,仍然有一颗温暖的心,温暖别人。最最重要的,还能温暖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你感动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io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