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从新闻中看到,某某男子在酒吧与人发生口角,斗殴,甚至杀害对方。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使用暴力,甚至不惜杀人?生活中是否真的有这么多冲动的人?你是否也有过杀人幻想呢?
我们将在本章找到答案。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人们脑海中是否有过杀人幻想呢?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有过至少一次的杀人幻想?男人和女人有什么不同?
调查结果让我很意外,两性之间竟如此的相似,即女人有杀人幻想的概率与男人如此接近。
但是女人不太可能将其杀人幻想付诸行动。
这一事实至少有三种可能的解释:
第一,比起男人,女人的幻想往往转瞬即逝;65%曾有过杀人幻想的女人表示,这种幻想只维持了几秒或几分钟而已;但男人却表示其幻想维持了数小时,数天,甚至几周。男人的幻想还更可能带有可怕的细节,更有可能激发男人的谋划能力。
第二种可能的解释是,女性更能够抑制自己的暴力冲动。男人是女人杀人幻想的最常见目标,通常在女人向男人挑衅时,危险与成效之比相差太大。纵观大部分人类演化史,如果男人报复,那么向其挑衅的女人将身处险境。因此,女人必须适应情况,迅速抑制住极端的暴力冲动。
第三种可能的解释,与大部分暴力行为的一个惊人动机有关:人们往往会选择更富有攻击性的表现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动机在女人中很少见,在男人中比比皆是,并且,这种炫耀暴力倾向的爱好,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男人更乐于将杀人幻想付诸实施。
这并不是说女人对社交中的奚落贬损行为不敏感,她们很敏感。但只有男人会因此而起杀意,并且频率高的吓人。
实际上,男人最常见的杀人动机就是琐碎的口角,这比金钱、财产或不忠等争执都重要的多。
你肯定在想,为什么会为这样低的回报而杀人呢?
实际上这种回报并不算低。相反,极端暴力的起因并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说的话,而是他怎么说的,其语调暗示着什么。一个男人公然侮辱另一个男人时,不论侮辱的起因是什么,受辱的那个人地位都会受到威胁。如果一个男人在他人眼中丧失了地位,他吸引女人的能力也将遭受重创。
男人的地位与其在异性眼中的价值之间的联系,与演化生物学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则相关:性选择和不同的亲代投入。
根据亲代投入原则,哪一方对后代投入更多,哪一方就会谨慎选择伴侣,一般是女性。因此,男方需要彼此竞争以利中选。与这一原则一致,女性因为会怀孕,如果选择伴侣过于草率,付出的代价就会更高。因此,女性在选择配偶时,考虑的就会多一些。
男人在竞争中为了赢得女人的注意,他们会有以下行为:他们会展示其积极的特征,如豪车,强健的体魄等;他们会寻找并控制某个资源丰富的领域;或者,他们会直接击败竞争对手。通过战斗,会一步一步达到势力的顶端。
攻击性是竞争的衍生品,而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
这里提到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动物,它是反向的。这种动物是瓣蹼鹬。负责孵化和养育雏鸟的是雄瓣蹼鹬,因此它们在选择雌鸟时会很挑剔,根据性选择的一般原则就可以想到,雄瓣蹼鹬的体型小,毛色单调,而雌瓣蹼鹬体格强大又富有攻击性。
回到人类身上,男人的攻击性并非一成不变,它根据若干因素而强弱不定。
男孩进入青春期后,会更加突出自己的支配地位,那是拥有成功的竞争力会更受女生欢迎,比如成为体育健将。在青春期后期和二十几岁是竞争最激烈的。男人结婚后,到妻子生育后,其激素水平就会下降。这时就没有必要再去炫耀,而更需要远离致命的争斗。
就算是竞争中的男人,为了赢得尊重而选择暴力也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男人通常会避免这么做,实际上,他们一般都会避免使用暴力。只有在通向地位的道路上,其他通道都被堵死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暴力。
这里要说明的是富人,即使是在激素水平很高的情况下也不会选择暴力,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精明的投资或完美的挥动高尔夫球杆来赢得尊重。竞争并非一定带来暴力,而是取决于环境,个人及其当前的生活品质。
显然,很多人都当面侮辱过他人,男女至少有75%的人曾当众受到过侮辱。
他们对于侮辱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人会一走了之;有的会间接反击,比如,说攻击者的坏话,或传播一些谣言;有的会直接攻击性的回击,对侮辱自己的人直接使用暴力或恶言相向。在所有这些举动中,男人往往会直接回击,而女人最常见的是选择间接的攻击。
地位和求偶动机均可使男人选择直接攻击。但男人意识到直接攻击并不性感,所以有女人在的场合,一般都循规蹈矩。如果是只有男人的场合,他们就特别倾向于炫耀自己的攻击性反应。至于上文提到的男人在酒吧斗殴,假设那里没有女人,那很有可能是因为这场表演是给其他男人看的,他想保住自己的权威,而不是赢得爱情。
那么,女人会在哪种情况选择暴力呢?结论是在自身或后代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采取暴力行为。在失业率高、接受福利和救济的地区,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女人很有可能参与暴力行动。
最后,我们还发现一大部分男子至少有过一次想杀死陌生人的幻想。
男人为什么会想杀死陌生人?
一种解释是陌生男子将自动归类到特别具有威胁性的一个类别。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让我们不爽的人,都是我们认识的,实际存在的人,那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憎恨一个陌生人呢?
我们做过一个实验,让人们想象“一张愤怒的脸”和“一张开心的脸”,前者75%的人都想象的是一张男人的脸,而且奇怪的是大多数是陌生人。而后者大部分想象的是一张女人的脸。
这些发现说明,我们的大脑可以功能性的分配认知资源。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感受到威胁时会减少偏见,而是说威胁会让我们以最能满足自身利益的方式来处理信息。正是这些出于自私心理的信息处理过程,往往会增强人们的成见和偏见。
最后,我想说,“天然”并不意味着“好”。男人比女人有更强的杀人倾向,女人在排卵期间出轨的倾向更强,这些行为是自然过程的结果,就像母爱、分享的倾向以及对于公正的关心。演化论分析并不会导致我们对人性产生特别负面的看法,而只会得到一个相对中性的观点。
——读《性、谋杀及生命的意义》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