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汽车金融,这一个已经具有十几年历史的传统模式,迎来了又一波快速发展浪潮。从去年开始,大批互联网企业疯狂涌入汽车金融市场,以BAT为代表的巨头企业更是投资巨大,但随着市场政策的完善、收紧,行业中的玩家大量被淘汰,这一“万亿级市场”逐渐被人们所看衰,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去年,汽车金融市场频繁爆发出亿级投资、收购举动,像腾讯、百度、京东等向易鑫集团投资5.5亿美元、滴滴3亿元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与此同时,瓜子、优信等二手车平台也开始转向汽车金融业务。可以说整个汽车金融市场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之所以汽车金融如此受追捧,其一是因为在我国,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市场,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二是因为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到来,让汽车金融成为了产融结合的最佳领域。
但进入到2018年,互联网金融相关政策迎来收缩,资本因此也不再敢放开手脚,这就使得没有获得资本支持的公司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也让即将入局的玩家对汽车金融望而生畏。“降杠杆、去风险”不但让汽车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大幅减少,面对成本压力,新玩家也应对乏力。这就令曾经“欣欣向荣”的市场变得哀鸿遍野,每隔几天就有玩家退出的消息传出。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4月,涉及汽车金融业务的P2P平台,从原来的1741家猛然锐减到859家。
正是这种表面上的大幅规模衰减,令许多人都不再看好汽车金融,然而在2017年,整个行业的总规模为2477亿元,实现了36.7%的同比增长,近半的平台死亡,并没有影响到行业交易额的稳定增长。这说明,汽车金融并没有走下坡路,而在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影响下,汽车金融也正在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为未来消费金融发展的一大“风口”,汽车金融还吸引了各类技术机构的踊跃加入。在各家逐渐开始比拼效率、成本,以便捷高效的标准化、全流程的服务确立、稳固自身优势的关键节点,金融科技的加入无疑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让企业可以在运营成本、品牌效应、风控能力等多个维度上,更轻松地形成核心壁垒,完善用户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所以,判汽车金融“死刑”还为时尚早,这个“万亿级”市场的前景仍值得人们期待。而汽车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恰恰证明了汽车这一优质资源的无限潜能,但凡涉及到汽车的项目、业务都能在市场中占据一个相对主要的位置。当然,对于现在汽车金融市场中的平台、企业来说,并不是就能有恃无恐,只有那些能经得住考验,并存在有效盈利方式的,才能获得长远发展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