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这本书的时候,看了没几页就感觉特别的无趣,感觉看不下去了,内容比较枯燥,想过放弃不看了,再想想书名,还是坚持吧。不管是看到二半夜还是怎么的,最终还是坚持看完了,起初是真的硬着头皮往下读的,开始的时候我比较难以集中注意力,看的时候难免看了后面往了前面的内容。随着往后看的内容,我发现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这本书告诉我们有坚毅品格的人更容易成功,坚毅不仅仅指坚持,还有激情。
文中提到坚毅指数,我的成绩是3.3,我不知道这算一个什么样的成绩,但是我知道,就我个人而言,很多事情上真的缺乏坚持下去的勇气和毅力,也可能和自身的性格有关吧,也或许是不自信的原因吧。书中也有提到天赋的成分,我应该就是属于那种缺乏天赋的人,但是在学习时期的事情我不感到后悔,我认为自己是尽了力的,我相信天赋虽然不是起决定作用,但是也是占了一部分原因的。
关于天赋、技能、努力与成就之间的复杂关系,安杰拉的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清晰的论述。在她关于成就的公式中,“努力”需要被计算两次,而技能和成就都是通过努力,在后天习得的。有人可能会说:“这有什么稀罕的,咱们中国人一向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别的不说,光是‘头悬梁锥刺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之类的说法就比比皆是。”但若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人们实际上更看重天赋而不是努力。比如,家长和老师都很喜欢夸奖某个孩子“很聪明”,而孩子们最喜欢炫耀:“我整个学期都在玩儿,就在考试之前突击复习了几天,结果还考了高分。”很多孩子生怕别人说自己特别用功,因为这意味着他是一只“笨鸟”。
天赋决定着一个人的领悟速度,但领悟不代表真正掌握,只有坚持不断努力,才会有所成就。我今年带的这个班上,有几个同学应该算是比较有天赋的那种学生吧,脑子反应很快,你讲过的知识掌握的很快,他们也自认为很聪明,平时强调注意的细节问题他们也不在意了,留的家庭作业也不能够很好的完成,结果可想而知,在测验的时候,它们的成绩跟他们的付出是成正比的关系。相反你感觉那些没有那么聪明,但是人家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孩子,测验的成绩却是一直都很稳定的。这也印证了书中说的,仅仅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踏实进取的学习态度,二者合二为一,才能有更好的成绩。
我们平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长久的坚持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长久的坚持练习,也不会有上台表演的机会,更没有展示的可能性。而长久的坚持,不能只靠长时间的机械性的刻意的练习,我很排斥刻意练习,讨厌这种不可控,达不到的感觉,但是刻意练习中及时有效的反馈,对我很受用,让我有动力。单纯靠激情也很难取得成功,只有在不断坚持探索的道路上,慢慢发现它的乐趣,才会激发人们的激情不断前行,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我们只看到运动员在台上领奖牌,却没有看到他们背后日以继夜的训练,所有的卓越成就,没有一个不是被磨练出来的。所以我们要释放出内心的激情,再加上坚持的力量,才能收获更美好的自己。
我们总在问,到底是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却一直忽略了一个东西,那就是坚毅。在不确定、高变化的时代,选择会变,努力不一定有效,但如果有坚毅的性格,就总会有机会成功。安杰拉·达克沃思的《坚毅》,清晰地展示了 如何让自己和孩子变得坚毅。在教育孩子上,要同时兼顾孩子的兴趣,但又要严厉管教。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予以鼓励,支持和信心。要让孩子做到:一做有难度的事,二可以退出,不能选择放弃,三,自己来选择有难度的事。
改变我们命运的,是我们一定要改变的决心。坚韧不拔,方得始终。所以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给工作赋予更深远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的工作,若单纯的把工作当工作,就和流水线上的机械性的重复没有两样,要想职业更富有仪式感和使命感,这样的话会让我们把坚毅的品格持续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