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45 近期成长总结-1
5-6月集中攻坚业绩,赶上市场窗口期回暖,今年首次完成了任务。但是在日课上比较怠惰,7月份窗口期已经关闭,今天就系统性梳理一下近期所得。
一、工作
3-4月遭遇项目寒冬,月均销售3套。5月调整团队,销售9套。6月捕捉市场窗口期,销售19套,销售1亿,死盘阶段性救活。
做对了什么?
1、 稳定价格,避免降了又降,折价无量(此为降价下策,如果真要降价,上策一步到位,快速跑量)。
2、 抓住核心团队,利用新团队的核心成员,给予授权+信任感+明确的目标和改变现状的荣誉/物质激励。与其大锅饭式的发奖金,一定集中奖金,重奖关键选手。
3、 了解外部竞品,市场动向后,反过来强化案场销售力,抓住阶段性窗口期。
4、 见识了砸坑,接触了大单销售,开拓了商办类物业销售的思路,研究了雄安市场。
做错了什么?
1、 批评人一定要私下批评,而非公开给压力。容易让个体感觉在针对自己,从而情绪化。
2、 6月份申请的货源不足,未能调整+坚持策略,争取到想要的资源。使得结转到7月的金额不足。
3、 没有主动和上上级沟通,应该运用合适的契机,和上上级达成战略链接,争取到自己想要的资源与机会。
二、家庭
原计划自己单月回家两趟,但是发现容易和周末时间冲突。后改为老婆每月来看我一次,我再回家看老婆一次,既容易安排工作,也便于各方面的行程安排。 双城异地生活,尤其在有孩子之后,整体比较难熬。但是因为双周见面,反而会珍惜每次见面的机会,把美食、电影、戏剧、朋友聚餐安排的满满当当。
平均下来,和之前的每周的娱乐情况差不多,只是陪伴孩子的时间变少。需要通过视频、电话来增加沟通频率,不缺失儿子的关键成长。
三、投资
5月学完了《暗夜金融的房产投资课》,16年年底购买的课程,现在才集中火力学完,还是有点惭愧。在完整的经历了本轮14年最低点—15年放松政策—16年量价齐飞—17年调控的周期之后,听这次投资课程,感受会更加深刻。不像16年年底一样,看不清楚身处的大周期,还在一味追高,很容易高点被套。
暗夜课程的核心逻辑:
钱潮似水,资产似船。
水涨船高,水落船落。
水来登船,高位下船。
现金为王,再等登船。
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需要多发货币。因为经济体壮大,就是做大蛋糕的过程。而更大的蛋糕,就需要更多的面粉+水,也就是更多的货币进行周转。而统治阶层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力之后,通常倾向于多发货币。毕竟这是最简单、最快捷能够从底层转移财富的方法,而且神不知鬼不觉,不会像加税、减福利一样激起底层民众的不满。
因此钱潮似水,虽然随着经济周期会起起落落,但整体一定是持续发水,通胀向上。比如逢8的危机年,98、08、18年,每10年会有一次经济大震荡,引发局部萧条。往往同时伴随着货币收紧、资金紧张、资产降价,即水落船落。但是也在未来孕育着下一轮货币超发+资产泡沫。
中国综合考虑安全性、长期性、稳定性、收益性的资产,就是房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强势区域、学区等资源的叠加。暗夜逻辑的核心,就是像跳双人舞一样,在捕捉到发大水的信号后,快速上车,并且加杠杆多买,买3套。虽然错过了鱼头和最初的10%左右的涨幅,但是可以换来安全的吃一轮完整的上升周期,之后在高位卖1套,不贪胜,不留恋鱼尾巴的冲顶行情。
由于房产交易有T+2年的交易周期限制,卖出的那1套,是已经完全成熟,之前周期积累的老房子,高位卖出变成现金。此操作心法简称逢三退一。通过多次周期的轮换,最终的目的是手上留有一把优质资产,稳定收租金,长期的战胜通胀。因为不管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谁是产业的弄潮儿,赚了钱的他们,终究还是要租房、买房,把钱潮再流入房产里面的。我们就像在洪水通往的必经通道上,提前挖了一个大坑一样,耐心等待钱潮流进来就好了。
YY模拟
由于14-17年的这轮行情,完整的在中国的一二三线城市轮动了一遍,如果操作得当,在14年最冷的时候不买,14年9.30释放货币宽松、免税、调控放松等信号后大胆加杠杆买入一线城市、苏州、南京、合肥、厦门等15年的四小龙城市。那么16年一年时间价格翻倍,可以在16年年底,这几个城市已经出现调控政策后,高位卖掉。换来的现金,在二线反应比较慢的成都、西安、重庆建仓,那么17年一年时间,这些城市基本翻倍。在18年高位卖掉,降低杠杆。拿着现金安心的等待抄底一线城市19年的底。
如果谁能有这种操作,那真是惊呼天人的神操作了,一二三线轮动吃,永远提前半年预判+建仓,并及时高位逃顶。 当然如果能在14年货币放松信号来临之时,先在股市吃一轮,在15年股市高点的套现进入房产,实现债市、股市、房市的轮动操作,那也是神。但在我身边,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神,也不符合个人投资风格,因此倾向于认为这样的神不存在。
逢8危机年,同时也蕴含着未来的希望,耐心的修炼内功,等待战机,期待19年的低迷和20年的反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