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我知道我会被骂死的,可我还是要写。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两条信息,心里真的揪的慌。
01
一条是我的发展心理学老师。
她说:一个四十多岁的儿童杀人犯,小心翼翼地询问自己爸爸有没有提及过自己,期待的感觉如同孩子想要一块糖。躁也好,郁也好,恨也好,冷漠也好,无非都想要说:我想要你爱我。
老师是看了《我们与恶的距离》后有感而发,因为工作关系,老师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因为从小缺爱而出现心理问题的人。
我们普通人可能不会有这么扭曲的心理,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期待父母能看到我们、懂我们、爱我们。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花精力去吸引父母的注意。
伊坂辛太郎的书总是在幽默中直指人心,他笔下的人物都性格鲜明,让你仿佛看到自己或身边的人。
在他的《哦,爸爸》里有一个情节,小主人公由纪夫跟他的爸爸们(没打错哈,就是爸爸们,他有四个爸爸)聊到青春期孩子的性,其中一个爸爸讲了一句非常透彻的话:
“他们只是想通过嘲笑和反抗大人来撒娇啊。”
孩子小的时候想要父母的爱就会撒娇,再大点就会通过叛逆来吸引父母的注意,更严重的是自杀或者犯罪。
就像伊坂辛太郎说的,他们就是在撒娇啊。可是这种撒娇谁都承受不起,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真正撒娇的年纪,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和爱。
02
另外一条让我难受的朋友圈是我的作家老师发的。
她发的是一张招聘的截图。一位妈妈为孩子重金聘请高学历人士,要求陪孩子玩、陪孩子写作业、处理学校给家长布置的工作任务。
那些本该由父母来完成的事情,父母却甩手丢给别人,甚至她认为家校沟通是一种工作任务。
我突然想到一个场景:这位妈妈老了之后,生病了。她的孩子送她进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护工,然后从来不去看她一眼。因为孩子要去工作啊,不赚钱怎么能让妈妈住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护工呢。
我从来不否认钱的重要性,但是陪伴和爱更重要。人类是群居的动物,没有谁能够脱离情感而活得很好。不论是年幼时的孩子,还是年老以后的我们,大家都需要爱和陪伴。
03
还有被妖魔化的暑期班。
我知道有一部分家长是,因为暑假没有人带孩子,所以把孩子送去暑期班。但是更多的家长还是抱着要孩子出人头地的心态。
学习固然是好事,但是要建立在孩子愿意学喜欢学的基础上。如果只是按照家长的意愿,把孩子强迫进入补习班,得到的怕是相反的效果。
武志红在他的《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美国人叫斯科特,从最好的法律院校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他没有去做律师,而是选择了完全相反的职业━━贩卖毒品。
为什么一个如此优秀的人要去做违法犯罪的事?原来,斯科特这么做就是为了反抗他的父亲。
斯科特根本不想学法律,是父亲逼他学的,因为父亲想成为一名律师,斯科特父亲梦想,曾遭到了斯科特祖父的强烈反对,所以他把自己的梦想又强加到斯科特身上。
听起来很拗口,但实际上就是爷爷不让父亲做律师,父亲不敢反抗,把自己愿望强压到儿子身上,儿子也不敢反抗,按父亲的意志去学了,但是心理不爽,就做违法犯罪的事来气父亲。
04
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向善的、热爱学习的。孩子出了问题,无非就是家长给的爱和陪伴太少。孩子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和父母抗争上,还哪里有精力去学习呢?
弗洛姆这么描述『爱』的:
一个“好妈妈”,而且必须是一个幸福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这种影响怎么说都不夸张。
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这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整个人格有很深的影响。
我这么说是为了苛责任何人,因为“奶”是很容易得到的,而“蜜”却是我们都需要而又不那么容易得到的。但是,我们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来创造“蜜”。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本身是一个缺乏爱的人,曾经的我很难去爱别人,尤其是不懂爱自己。我看了大量的心理学方面的书,慢慢治愈了童年时的伤。
现在的我也还在学习,还在不断的生产自己需要的“蜜”,我就是那个缺爱的孩子,所以不希望我的孩子也是缺爱的孩子。
陪伴的路很艰难,确实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克服的困难,但是再难也要去坚持呀,谁让我们爱孩子呢!
无为:
心理咨询师,7岁男娃妈妈,专注分享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愿意与孩子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