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是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不小心被点名,茫然抬头,一颗心猛地一缩,又要说话交流了,怎么办,到底说什么好,万一接不上话或不小心说错话了可不好啊。哎,典型的交流恐惧症。
你是否也有交流恐惧症?
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告诉我们,要学会同理心,凡事换成自己的角度想一想自己会怎么做、自己有什么感受,弄明白别人为什么会那么做,事情为什么会那样发生,如此,你才会真诚真心地对待他人他物。
1. 不要批评、指责或抱怨,我们害怕指责,更多渴望的是赞扬尊重。
印象中很深的一次,小侄儿与他爸妈同事的女儿玩耍,两个小不点,互相玩的很开心,但也随时争执。再一次争执玩具,小侄儿抢到了,小女孩顿时嚎啕大哭。本来小朋友的世界都是什么东西也是自己的,抢也要抢到,没觉得不合理性。可是小女孩哭了,他也开始不知所措,当大人呵斥他不让玩具时,他的眼里明显闪烁着不安和茫然。
当时我赶紧走过去,抱着他,告诉他我们爱他,没有不喜欢他。同时刚抱着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他的紧张和排斥(因为他意识是又要被指责)。慢慢地,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听出来不是指责了,才缓缓委屈地表示他只是拿过自己的玩具,并立即决定愿意同妹妹分享玩具。
很少有人会进行逻辑思考,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主观而偏见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即使对方从理论或实质上来讲他真真切切地错了,你如果直截了当地指责他的错误,以为他们会俯首点头,那么,你错了。你会惊奇地发现,对方会提高嗓音,完全不承认错误,还会侃侃而谈,引据论证,据理力争,反正,他就是没有错。
其实,我们都是一样地,即使知道错了,心里虚虚的,惶恐别人的指责。可是,一旦有人当面指责我们的不是,我想,我们大多数人必定是斗志昂扬地辩驳对方,堪比一台战斗机。
换个角度,如果这个时候别人是赞扬你表现得好的地方,并不指责你错处,你会怎样呢?一般来说,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的说道自己其实也是有错的。
尊重别人的意见,千万不要随便指责别人的错误。

2. 微笑待人,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让别人感到自己很重要。
为什么我们常常被小朋友那灿烂的笑容酥到?因为他那么真,那么纯。成人的世界,多的是假笑、嘲笑、奸笑,但是遇上真诚的微笑,心便瞬间回暖。微笑,对于那些见多了冷漠面孔的人来说,就像穿透云层的阳光,照亮人心。
人首先是自我,所以他们及其关心的是他们自己下面要说什么,而从来都不会倾耳倾听别人想说什么。
有这么一类老板,总爱没事闲着组织一堆公司管理层开会,刚开场讲两句公司的事情,但随后就转折到自己的英雄事迹,当初如何辛苦地建立起公司、自己拿过许多许多什么的奖项、自己还有什么伟大的扩张计划。或许偶尔会停下问问员工有什么看法,当对方还没说上两句话,他一个挥手,我知道,接着又Balabala自己以前如何这般。结果嘛,自然是员工再次复习了一遍老板的丰功伟业,而实质问题并没有被讨论和解决。
而反之,有另外一群老板,特别是现今的90后老板,他们允许员工畅谈自己的规划、自己的理想、对公司的一些意见。而老板呢,则坐在对面,微笑地看着员工的眼睛,鼓励他们说下去。在认真倾听员工谈话的同时,也会听取意见,并加以改变,让员工从内心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似乎有种家的归属感,结果是,积极性和创造力会更好。

3. 最重要的一点是,真诚、真心。
真挚诚恳的赞美他人,“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小时候,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或拿到什么比赛奖项,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是父母爱的夸奖。当父母老了,常常谈论的是他们今天又为孙子做了什么,昨天又给孙子做了什么好吃的,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是存在感,他们潜意识还希望自己是个有创造力的人。得到孩子们的赞美,只是你们一句话,也会让他们有种认同感。
真诚地关心别人。这个从孩子的身上最能得到体现。有个堂侄女,当初只有一岁半,奶奶如果有事回家,外婆就会来带她,接送幼儿园,带着穿衣吃饭睡觉。她还有一个小姨,也常常带她玩,相处很开心。后来一次上学碰到,外婆正抱着她,她看见小姨立刻伸手要抱抱,再然后让外婆抱她去上学她就不答应了,我们觉得神奇。
仔细观察和思考,发现不是说外婆不爱她,而是外婆只负责她吃穿之类的,如果有人去了,她如果能脱手则尽量把小朋友交于来人。而她的小姨,则很耐心地陪她玩,她蹲下看土里的蚂蚁,小姨就陪她蹲下,一起讨论蚂蚁要去哪里。她想要奔跑,小姨便与她赛跑。你的用心和真心,有着赤子之心的小朋友是最能感受到的。
真诚地从别人的立场来看问题。养成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的习惯,问自己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将有何感受和反应,那么你就可省去许多时间和不必要的烦恼。当我们以自己的立场看时,会产生错觉,好像别人的都是错误不可取的。但如果我们置身其中,换位思考,会发现他们那么做也是自有道理的。世上本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当然,还是要框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
其实,无需紧张和害怕交流,你若诚了心,对方自然感知。倘若不能做个口若悬河的谈论者,也可以试着做个真诚友善的倾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