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真相吗?你能够有确凿的方法去追寻它吗?是的,比较感兴趣这个话题的也许会想起近几年的一本书,标题是一句绕口令:Do you think what you think you think?(中文标题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标题比书流行,不仅是因为好玩好记,也是因为确实击中痛点。
这个时代的空间发展以及多元化趋势使得真相显得扑朔迷离,对价值的追寻变得困难重重,信仰也似乎已经无迹可寻,所以经常有比如毁三观或者节操碎了一地等说法,原来社会固有的价值观经常会因为科技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而很快不再适用,我们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随时被更新升级观念。老的经验不再适用,新的观念尚未形成——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正如这本朱利安·巴吉尼这本书的简介中所说,在当今社会,价值混乱已经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思路混乱。对于政客的观点,对于“话语权拥有者”的指引,社会大众往往随之疯狂起舞,欠缺理性判断的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大多数人害怕哲学,误以为哲学艰深晦涩。
其实,哲学可以让我们思路清晰,甚至可以解除我们的痛苦。而逻辑,是其中非常实用的工具,也是要追寻真相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而对我来说,真相是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真相、观念和语言。
真相
在很多情况下,真相是难以捉摸的,但不探寻真相更荒谬。所有的不可知论、宗教信仰中要求放弃追寻只求解脱的部分以及因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放弃探寻的观念,都是完全与我的价值观相背离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在宇宙最高力量的“眼”中虽然可笑却不可悲,因为再微弱也是我们生存的唯一意义所在,而认为真相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同样荒谬,它否定了我们所有的努力,使之看起来毫无理性、毫无意义,让真相沦为妄想。
真相是指事物的真实面貌和情况。它分为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本体真相更为基础,对应的是事物的真实状态,即客观事实,逻辑真相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它存在于我们的脑子里,用观念和语言呈现出来,即主观事实。佛曰,不可说,或者是日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因为事实、观念、语言之间的层次和映射关系,谓真理可证知,然不可以言说诠释。
正如我现在用文字来进行表达,在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不同,并且我的表达肯定是与客观事实有偏差的。然而,语言和文字就是我们的媒介,我们并不能像阿凡达的世界,通过接触来产生直接交流。
其流程是这样的:事实通过我的观察到达我的脑中,我用自己的已有的认知来理解消化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念,我对观念进行梳理和组织,并且用语言文字或者其他方式表达出来,你通过文字阅读来接收我的表达,并且用你的已有的认知来理解消化和思考,形成你自己的观念,并且有可能再次用各种方式表达出来,传递给其他人。
所以,要追寻真相,我们除了需要了解什么是事实之外,也需要非常谨慎地确认事实与观念、观念与语言的关系。人脑是一个过滤器和加工厂,对事实进行加工制造,创造出各种观念。我们的世界不仅建立在物质现实中,同时建立在观念现实中。
观念
我们只能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观念源于对事物的描摹,这是我们跟世界联系的一个纽带,大师的境界是往往需要放下我执也有这个原因,无我的状态是最大限度摆脱“自我”的束缚,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最佳途径。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想到一点,作为个体来说,我们最有可能陷入的一个陷阱就是:对自己及自我观念本能的保护和无原则的欣赏,这是人的天性,而我们知道,很多天性是让我们的生存基础,同时往往是发展的限制因素。如何通过观念来最大程度地理解世界、追寻真相,我的依据是:多接触事物少胡思乱想,这一点并不容易,人的骄傲就来自自己的自我意识和思考力,要真正认可和做到“少胡思乱想”,就需要我们保持谦逊心,承认局限性。
思考往往很容易自我启动并且很难关闭——相信每个人对此都有体会,因为就比如看这篇文章的同时,你一定是有无数个念头闪现,很多的碎碎念和内心OS——很多宗教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冥想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来让人们在某个时间段停止这种无休止的碎碎念,这是一种练习,可以训练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实际上是通过清理碎片来进行系统优化的。
实际上对现实生活更有指导性的方案,我认为是引导而非关闭,因为这样的发散并非一无是处,它甚至是创造力的根源,如果我们严格只按照逻辑来组织一切,并且永远心无旁骛,那么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突破原来的界限,所以我们只要处于一种aware状态,有意识地去练习控制和引导,就一定可以越来越可以提高自我掌控力。
从心学来讲,这就是知行合一。我们可以努力做到这样的境界:“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语言
我们的认知由三个层次构成:事实、观念、语言,实际上,观念都是跟事实有关联的,即使最荒谬的想法都是来自客观事实,只是有时候他们的联系变得遥远而难以捉摸,错误的观念偏离了事物的本源,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他们是应该全神贯注时却麻痹大意的产物,它来自观察的偏差,或者由于心理上的主观偏向导致的选择性注意和无意识的忽略。
语言是表达层面,又建立在观念之上。现代社会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能力,而如何真正消除词不达意,做到有效沟通是现代人的一项必备技能。然而有效沟通并不来自语言本身,作为对观念的反映,比表达技巧更为关键的自然是审视观念的根源并理清思路,也就是说你得先明白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以这个为基础的表达才有可能是真正有效的表达,而沟通又需要考虑到接收方,并非表达清晰了就代表有效沟通,了解你的信息传递对象并且用合适的方式来组织语言是有效沟通的第二步。我们需要考察对方的知识背景,需要考虑前后情境,甚至需要感受情绪的流动。语言虽然是一种间接的表达,在人类的发展中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是协作的基础,即使经常有错误观念的误导,尽管经常词不达意,但总体上它是推动人类文明、追寻世界真相的最有效途径。
理解真相、事实和语言的关系是对逻辑最基础的应用,也是人类追寻真相的确凿方法。不过所有的事实经过认知过滤之后都只能呈现其中有限的几个维度,其实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唯一值得做的是,马上简单总结形成自己的认知,直接去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