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品人录.项羽篇》有感

读《品人录.项羽篇》有感

作者: 方义 | 来源:发表于2020-02-25 15:18 被阅读0次

        易中天先生品项羽,刘邦,韩信,我今天读了之后,颇有感触,由此记之。

        面对九五至尊的秦始皇,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前者出自一个亡国贵族的国恨家仇,后者出自一个市井无赖的羡慕,敬畏。

        同为推翻暴秦的起义军,刘邦先入关中却秋毫无犯,尽显帝王之象;项羽后来居上,烧杀抢掠,却甘愿衣锦还乡,当一个西楚霸王。

        项羽自幼立志要学就学“万人敌”,可在与刘邦的楚汉之争的关键时刻,要与刘邦solo定胜负,终究还是“一人敌”。刘邦斗大字不识一个,却知人善任,以“万人敌”君临天下。

        再观韩信,知项羽大业不可成之后反投刘邦,直接登坛拜将,攻城略地,假借齐王却以奇货可居为由未敢三分天下,终以妇人之仁而为妇人所杀。

        毫无疑问,刘邦是最大的赢家。当然项羽,韩信也是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他们的事迹和教训值得我们去学习。

      刘邦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自知之明,因此知人善任,能忍之所不能忍,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道出了只要大业可成,没什么是不能做的决心与报负。

        项羽,一个名门贵族,自当傲视群雄,唯吾独尊,再加上“万夫莫开之勇”当然“吾功之高,岂非他人可及”,因此,刘邦,韩信之辈,自当不放在眼里。一句“彼可取而代也”也只是为了报私仇,了国恨,项羽气量之狭小,乃失败之根本(既无知人之明,又无自知之明)。

        韩信,有知人之明,却无自知之明。知道项羽妇人之仁而被刘邦所杀,自己却仗着那点功劳认为刘邦不会“兔死狗烹”,知道刘邦是个无赖,却在天下已定之时不学张良急流勇退,终究身败名裂。

相关文章

  • 读《品人录.项羽篇》有感

    易中天先生品项羽,刘邦,韩信,我今天读了之后,颇有感触,由此记之。 面对九五至尊的秦始皇,项羽说:...

  • 易中天品项羽

    易中天品人录之项羽(一)贵族与流氓 项羽最后还是打败了。他败在了刘邦手里。 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项羽是英雄而刘邦...

  • 英雄还是奸雄?

    最近这段时间,在看《品人录》。其中就讲到关于刘邦和项羽的故事。 刘邦为奸雄,项羽为英雄。我们都知道,世人多崇拜英雄...

  • 项羽真的配得上“霸王”这个称号吗?

    在易中天的《品人录》分享了历史人物: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和雍正的事迹和点评。 比较耳目一新的是项羽的篇章,在读...

  • 读《相遇Kent Beck,对话语思录》有感

    读《相遇Kent Beck,对话语思录》有感今天读了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章,《相遇Kent Beck,对话语思录》,...

  • 易中天《品人录》:太惨了!项羽、武则天、雍正的悲剧都源自这个毛病

    书籍:易中天《品人录》。 书籍分类:社科/历史 小仙指数:四星 小仙的话: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决不能单独...

  • 《人间词话》

    品古之词话,味美且浓 ——读《人间词话》有感 品自然真诚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 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

  • 《品人录》——解析中国的道德观和法制观

    易中天老师写的《品人录》是我2016年看到的最好的历史类书籍。 文中只描写了5个人: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

  • 读项羽本纪有感

    项羽名籍,字羽,他的祖父是楚国的大将项燕。项羽从小丧父,由叔父项梁抚养成人。 项羽年少时就胸怀大志,有一次看到秦始...

  • 读项羽•本纪有感

    还记得高中那会儿学《鸿门宴》,老师说,刘邦虽然赢了,但为人痞里痞气,并不正大光明; 项羽尽管输了,却是真性情真大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品人录.项羽篇》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st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