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三管理,最为关键的是提升学生的状态,只有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愿意学习,热爱学习,才能真正的学好。所以,提升班级士气的能力是高三班主任最为关键的能力,这是一届学生能否高考成功的关键。
但对于大多数班主任来说,这反而是最难的,因为士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找到学生内心的那根引线,点燃它。再者,任何一种形式的激励,用到第二次第三次学生有了熟悉感后,效果会很快降低。
以下为班主任提供几点建议,经过亲测,确实有用。
首先,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室学习环境,环境可以给人带来暗示,一个整洁励志的教室环境,让人一进门就知道我应该在这个地方干什么。我们班在班级四周的墙上都贴上了横幅,前面是平时学习中最重要的三件事:紧跟老师、多次回顾、重视每一次考试。后墙上是一副对联: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横批是:虽千万人吾往矣。靠窗的墙上写着:别再最好的年纪,辜负最好的自己,靠走廊的墙上写着: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最后横梁上还有一句最近特别有名的话:提笔为刀,行稳致远,奋斗到底。
这些红色的横幅既是提醒,也是激励,让学生一进门就能感受到高三的氛围。另外还布置有倒计时,黑板上写着我们每天要自己完成的任务。最后,别的班都评价一进我们班就感受到跟结婚一样。。。。。。
第二,目标可视化。要求每位同学写一份挑战书,一是挑战自己,高考的目标分数和全省排名是多少,还有我理想的大学;二是向同学发起挑战,“我要向xxx发起挑战,高考之前,我一定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终将一鸣惊人,一举完成超越!”写好挑战书后贴在靠墙自己的柜子上,自己看看,让所有同学都看看。
第三,宣誓。生活需要仪式感,起初,宣誓在很多同学看来浪费时间,完全无用,践行一段时间后,很多同学表示每次喊完心态就不一样了,喊着喊着就深入人心了,其实大声喊完后,大脑会处在一片空白当中,这就将所有不积极的东西排出脑外,刷新大脑,留出的空白让新的能量注入。。就像入党誓词,美国审判作为证人的宣誓,。希特勒就通过那些口号让整个德国陷入疯狂。
第四是每日经验介绍,现在是一周一考试,每次考完选取5个同学进行经验教训介绍,这5个同学都是成绩进步很大或者退步很大的同学,上去说说自己的经验教训,是讲给同学听,更是讲给自己听。有一次刚考完,有个同学在台上讲着讲着就哽咽的讲不下去了,同学们一次次的掌声激励她,让她能更快的走出阴影,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后每位同学讲完后将自己的经验介绍贴到墙上,让大家可以重温。
第五是读文章,不论是高考励志演讲还是经验方法的介绍都很好,励志演讲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经验方法的介绍指导学生的学习。我都是跟学生一起来读这篇文章,我一边读给学生听,一边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进行解读,在接下来一周的学习生活中,都会反复提及,来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最近我们读的一篇很好的文章是来自微信上的一篇文章:王金战到衡水中学考前20天的指导,附上链接,大家可以看看: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k1MDI4Nw==&mid=2656007223&idx=2&sn=c7bbea385a479578eabccdca407ad598&chksm=8b998757bcee0e41b9684498d8e17ce3335433a4032dce9d7b548bdbd04502ffc2a987bbfd9a&mpshare=1&scene=24&srcid=&sharer_sharetime=1592178674797&sharer_shareid=58246b653dc08089a6d400bae326df28#rd
第六是看电影。影音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通过努力、吃苦创造出非凡的奇迹,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强的示范作用。最近我们连续看了两遍《布莱顿奇迹》这部电影,每次考完试后,学生都想放松一下,看完电影之后,立即精神饱满的投入都学习当中。通过观看电影,大家再来分享电影中铭记最深刻的场景、话语,最后加上班主任的强调升华,学生的士气蹭蹭的。
第七是讲故事,讲上一届某位同学的故事,讲老师自己的故事,可以是经验,可以是教训,可以是荣耀,可以是糗事,学生就爱听故事,这些故事都能起到师范作用,让学生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原来这样做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第八是树立榜样。在我们班后黑板的上书五个大字:我们的榜样,下面是历次考试的全班第一名,一共有五次考试,我们记载这每次的第一名同学的名字、哪次考试、分数是多少,有的时候我都会驻足在那看很久,学生也自然而然能感觉到班级的正能量是什么。
第九是每天找5min的时间,站在上面一个学生谈谈自己的梦想,自己以后的打算,高三分别在即,让每位同学都能有在同学面前展示的机会,诉说自己的机会,也让上去的同学在全世界面前宣布自己的梦想,要是有了梦想不努力,那他自己就感觉丢人了。
第十是班主任谈心,谈心不必非要谈学习,可以聊聊家常,其实老师找学生,不说学习,学生也知道是为了学习,回去后自然努力,到了干三,不必多说,大家都懂。
第十一是发扬竞争拼搏的精神,把学生按照名次分数分成各个不同的梯队,不同的梯队之间竞争,每个人都想力争上游,进入上一个梯队。再者相同梯队的同学进行竞争,在一个梯队里,水平都相差不大,不用为基础找借口,谁拼搏的多,谁就能向前。这样不同梯队,同一梯队不同同学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班级竞争拼搏的精神就有了。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整个高三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每天充满激情,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确实,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