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剧

作者: Jerry_b51e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06:12 被阅读0次

11期《演员的诞生》观后感

算是读书人的臭毛病(请容许我这么称自己),自命清高,我对很多概念的理解似乎很狭隘,尤其是对一些美好的词。

美的,比如艺术;好的,比如上品。

恰有古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诲,又逢流水账似的泡沫剧横行,

“书”与“剧”在我心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简单说,读书是陶冶,是享受。

我常爱沉思,思考每一个人,每一个现象。有想明白的,也有没想明白的,或者想的不够明白的。大部分是为什么的问题,有没有必然性的问题,那些我自以为想明白了的问题告诉我答案是肯定的。就像“人为什么如此不同?”,假设人的程序相同,那必然是因为“输入”不同。为了不跑题太远,在“输入”中,我就只说说如读书这类的方式。

我以为,读书塑人的过程,先是精神与肉体活生生地剥离,堆砌虚幻的经历与情感,然后本我对善与恶进行无休止的纠葛,进而拧成自己的“人物精神”,并且铸造性格中的刚强与柔软,最终精神又与肉体糅合在了一起,共同描绘着何为“你、我”。

这个过程是深刻的,难以替代。

这个过程是痛苦、复杂的,所以它又被替代了。

所以我对剧的成见就产生了,无非是一类高明人对懒惰者的敷衍

我略轻视它,但也做不到不迷它,因为我也懒,而且很懒。不过众多烂剧(不好听,但它们也配得上这个美名)倒着实印证了我的想法——剧,不是个美的东西。

给“剧”正名

直到我重新审视,从开篇提到的节目开始 。我发现似乎不是“剧”形式本身的问题,如果足够幸运,当合格的剧碰到了合格的演员,合格的导演和其他合格的条件,“剧”就可以大放异彩。而且于“输入”而言,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就该和书站在同等的高度。

看这几段表演,很舒爽,那种感觉像在书海里打了个滚,这大概就是艺术带来的享受。

我呢,乐在其中。只是,谈艺术,我是不能够了。言尽于此吧。

掰扯这么多,绝不是安利节目,只是略略记录一下一次思绪,略略期待一下更多合格的剧

书与剧

相关文章

  • 书与剧

    11期《演员的诞生》观后感 算是读书人的臭毛病(请容许我这么称自己),自命清高,我对很多概念的理解似乎很狭隘,尤其...

  • 书与剧与影

    最近读《双城记》,有很深刻的两个感受。 一个是小时候读了无感的作品,可以尝试一下在长大成人后再给一次机会,毕竟随着...

  • 书与剧之间

    先看的书,叫《大江东去》,再看的剧,叫《大江大河》。因为看书,发现居然近期有这剧在播,被吸引来看的剧。先看书会导致...

  • 书与电视剧

    最近的起伏说有吧,感觉是日常一样,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说没有,却又觉得好象很事情都已经不一样了,至于说什么不一样,...

  • 追剧与追书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我忽然心血来潮,开始追剧了。 以前我对电视剧不是太感兴趣,总认为很水,尤其是动辄几十集的看着就头...

  • 发圈与发文

    文/菇凉 今天看到大瓜老师的《追剧与追书》,如果换做以前我肯定追剧,但是现在遇到了简书。我真的没有再追过剧。 电视...

  • 逆流之纵,顺势而横——读《大秦帝国—国命》

    书缘 所以与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结缘,乃是为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影视魅力所吸引,所以与电视剧《大秦帝国之...

  • 剧、电影、书

    很感谢现在这个公司,让我有时间在业余时间看完了几部剧。 《风筝》《九州海上牧云记》《猎场》《恋爱先生》 其中,前三...

  • 书和剧

    有很多的剧和电影都是由原版小说改编的。尤其是畅销小说。你更爱看小说还是剧呢? 首先,我觉得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先入为主...

  • 书粉与剧粉的冰与火之歌

    清晨刷论坛,看到有亦舒书粉掐《我的前半生》电视剧,说:这电视剧书粉早就哭瞎了,书里哪里贺涵这人什么事,这剧跟亦舒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与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tp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