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脑在处理有关目标的信息时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原则――减少差异,也就是你想去哪儿和你在哪儿之间的差异。当你的大脑检测出目标与现实的差异时,他就会想做些什么来弥合这个缝隙。但如果没有反馈――没有关于进展的信息时,大脑便检测不出差异,也不会做出任何反应。因此,没有反馈的练习不如不练。
有时反馈需要从外界而来――文章阅读量,老师,老板,同事。有时你需要自己搞清状况,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监控”。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没有反馈,你可能最后做的事情都错了。研究这一领域最好的科学家是格尔维茨,绝大多数人没有掌握一套方法,不依赖别人的反馈对自己的作品好坏作出评价。
另外, 如何面对负面反馈是自我监控的另一个挑战,因为这个是对自尊有一定的影响。
自我反馈
前提是:懂得什么影响自己目标的达成(认识你自己)
方法有:1.写摘要(文字类反馈) 2.语音反馈(录音反馈)3.录像(视频反馈)
写摘要时需要对照着文本写,而不是脱稿写。默写或者复述对理解能力的提升帮助是不大的,主要是考察记忆力。同时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我们不是做内容删除工作,因为人家说的再精彩,那是人家说的。通过大量的重复,不断的应用和接触,本没想着背诵,也把它记住了 。
之前我喜欢做随堂笔记,然后下课把笔记一合,就以为自己记住了课堂的内容,但其实大脑在偷懒,写下并不代表记住。
正确的记笔记方法应该是上课时只记几个要点,下课后找个时间通过回忆把笔记补全。有不明白的地方,自己查阅课本和资料把这些地方弄懂,同时对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重组。这在心理学叫「必要难度」,同时还利用了「记忆的生成效应」。也就是说,你自己生成的记忆会更加难以忘记。
2011 年的谷歌效应,讲的是当我们适应互联网后,记忆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平时绝大多数知识不再装到脑子里,而是装在互联网上,我需要什么东西,搜一下关键词,全出来了。但我们并没有理解这些知识,只是记住了他们放在哪里,自己生成记忆的机会减少了。
所以如果绝大多数信息都是留在表浅,不提取,不和其他记忆连接的话,永远都无法记住,尽量间隔提取,形成自己的独特记忆,这样更容易记住。
另外,不要依赖于网上学习,从而忘记书本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比较体系化,网上的学习有搜索成本,注意力会受到影响,时间长了,误认为自己学习到了东西。
刻意练习之反馈反馈心得
1、我一般反思失败的原因,却没有去执行并解决问题,总是自责地对自己说:明知道那个事情错了,但还去犯,忘记了执行意图。
2、我对拉伸的认知不够,王斌帮助了我。因此,找到导师也是刻意练习的一个环节。
3、心态非常重要。有时候会很急,想要快速成功,长期眼光比什么的都重要,这就是人的天性,眼光短浅。
4、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弊病。每天学习的欲望很强,也在行动,但是效率不高,心流不够多。原因在于目标和诱惑太多
5、我总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没有热情,而且容易分心。尽管我知道过去已经过去了,高手只想象未来,但总是会想到过去的失败,挫败感不断的重现,当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一个老师指点一下
6、针对我的口舌不清问题,我很恐惧,我定义自己学不好,没有自信。这只是内心的障碍而已,换一种思维,我并不要和那些很溜的人比,我定一个比较低一点的目标,合理的定目标真的是一种能力,我经常走到一个误区:不自知的基础下,定高目标,用对比思维使自己自卑。
7、前段时间,打开英语这一栏,我就跳过了,原因有以下几点:1,有训练,心理学,呼吸更吸引我的事情 2,前段时间我比较急躁,看英语需要脑力,需要耐心,而我总是一笔带过。
8、心智残疾症――随时拿手机,随时分心,不断的需要外界的肯定。解决办法――不要养成浏览的习惯。如果想要去浏览,我就去写作或冥想或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