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中有一种爱美,就是对异性的美,对这种美的喜欢,喜爱,笔者作为男性,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一些对女性的爱美之心吧
我们先从素有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古代四大美女说起。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农历六月廿四日(阳历7月19日)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西施有“沉鱼”之貌,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觉得西施太美丽了,都自行惭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来。
王昭君( 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西汉时期。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扇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到了“落雁”的美称。
貂蝉,山西忻州人,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
“闭月”是貂蝉的代称。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被王允瞧见。王允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号太真,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其实,从四大美女的介绍来说,除了本身容颜出众之外,她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来丰富自己的美,不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贵妃醉酒也给她们的美带来了很浓重的色彩。
回归现在,我们同样会发现,所谓的爱美,已经完全不是停留在容颜的美貌本身了,花瓶一说,其实就是对这种美的惋惜,这种美的残缺,绣花枕头一包草同样也是说光有外在的美是不长久的,是不美的。
正如我们所知,无论是香港小姐的选美比赛,还是全球的选美比赛,不是光比外貌的美了,一方面,各花入各眼,这种外在的美无法很好的统一来评判,另一方面,内在的美,包括学识,知识,礼仪等等,都能给你的本身的美添加很多分数,有的可能会超过你本身外貌的美了
所以说,现今社会,我们的爱美,不仅仅是外貌,相反,内在的很多因素也是我们喜欢,喜爱的美,有许多形容这种内在美的词语,充分的表现了这一点,气质好,知性,端庄等等,如果,再加上本身的容貌,那么会使你的美更加增色,更加突出。
当然,也许还有一种爱美,就是相互之间的相濡以沫,日久生情而见美,任你外界万紫千红,我独爱家中青莲一朵。这里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居里夫人,其实就外表来说,她并不美丽,但她的所作所为,以及她从小所经受的,和她带给世界的,我们从来不否认她的美,这里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明她的美“原来世界上的美不仅要用眼睛去欣赏,更要用心去体会,才可以从书中感悟到像居里夫人式的“美”,真正的美”。同样,对于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他们俩一起研究,一起为了共同的科学,互相帮助,他们相互之间一定会认为对方是最美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个淑字也说明了女子的美不仅仅是外貌之美,因为外貌之美一定是短暂的,是无法相濡以沫的,只有内在和外在的美结合,才是真的美,而这种美,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