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书生、一个农民
一个兵痞,一个土匪
也敢跟我斗?”
当然,
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建军大业》从演员阵容的确定之初就被网友毫不留情地诟病,最大的原因,就是将近半数的小鲜肉阵容。
朋友圈里大多在转发赞扬“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战狼》,捧战狼而踩建党伟业的人更是不在少数。
说实话,在我看到演员表的时候,内心也是深有质疑的,更让我对八一前夕应该去看《建军大业》还是《战狼》有了踟蹰。
电影散场,不少观众起立鼓掌。
今天,我要为《建军大业》正正名。
这部和《建党伟业》、《建国大业》齐名三部曲的《建军大业》,同样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政治方向极正的影视片,但不一样的,就是它所站立的历史背景更加年轻化,同时在剧情的叙述上更加工整和平铺直叙,加之背景音乐和场务布置的精良,从观影体验来讲,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南昌起义的全过程。
在看惯了总以“朱毛”为主的战争片之后,这部更偏向于突出描写革命党人众生相的影片反而加深了我对其他人物的认识和理解,有贺龙、叶挺、朱德、罗荣桓、谭平山这些南昌起义的老将,也有粟裕、林彪、陈毅这些新兵蛋子,更有卢德铭、蔡晴川、汪寿华这些我并不知道的在建军之初奉献了生命的烈士。
演员的阵容五花八门,我并不否认,有的演员选得太年轻了,有的选老了,有的选傻了,但是不管演员的选取究竟是否合乎史实,是否对的上观众的胃口,唯一不能改变的是,这是一部制作精良、还原历史、没有唱高调、朴实无华的影片,是一部你看过不会后悔而会为之动容的历史片。
因为你会为了欧豪饰演的叶挺,跩不拉几地指挥炮击城楼而感到热血沸腾,你会为了年轻的粟裕和林彪在战场上暗暗较劲却又情如兄弟而感动,你会为了蔡晴川扑向引爆器的奋不顾身而动容,你会为了那一幕争着留守阵地让更多的战友活下来而沉默。
那个年代,建军之初,不就是这群胸怀理想信念的年轻人,为了共同的信仰,举兵反击“四一二惨案”,用武装夺取政权,才有了后来的工农红军吗?这些革命者,多则三、四十岁,少则二十岁左右,有的是土兵痞子,有的,是黄埔军校成长出来的精英。
那又如何,阶级、学历、阅历,阻碍不了他们那颗革命的心。
小鲜肉又如何,老戏骨又如何,当年那群恰同学少年的人们,正值风华正茂,不正是我们这些“键盘侠”吹着空调、玩着王者荣耀、在网上不疼不痒地抨击小鲜肉们的演技的年龄?
且不说演员并非穿越回到过去附着在历史人物上,只是演绎历史,且说同样是27岁,那些革命家腰间别枪,指挥打仗,有着万夫莫开的气势,有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我们谁都未曾经历过那段血染的历史,我们没有感受过一个炮弹朝自己打过来时的绝望,也没有看见过战友倒在自己的身边,只剩残肢生不如死的哀嚎,更没有体味过在留守和撤退之间骨肉分离的痛苦,我们又有何资格,对演绎这段历史的人们品头论足?
中国的未来是年轻人的。
这是影片中不断提及的一句话。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徐徐老去,抗战老兵也仅剩无几,中国仅存的慰安妇数量从32到22逐渐衰减,那些将原子弹送上天的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地告别这个世界,见证祖国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人们,终有一天会将这幅重担交到我们的肩上。
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撑起建设中国的哪些方面,我不知道90后、95后是不是真的要成为所谓的“扶不起的阿斗”,但我相信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每一个赤子的梦想。
演绎历史,年轻演员们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虽不至满分,但也能算上优良;
创造未来,我们这一代人也会带来更出其不意的震撼。
建军90周年,是你们的前世血肉,才换来我们的现世安稳。
致敬!
放下成见
沉心观影
其实
小鲜肉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违和
#粟裕和林彪好帅#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