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的田村卡夫卡,一个15岁的叛逆少年,逃离原有家庭去往新的城市去“生活”,15岁的少年正是多愁善感的时期,伤春悲秋,这样一个敏感多疑的时期,踏上一段“异国之路”,如何去进行救赎呢?
就村上的幼年时期经历而言,它与田村君之间仿佛存在某种联系,也可以说,田村君的身上有着他的童年身影,村上小时候就酷爱读书,就像他在采访中回答:
“我15岁时相当奇特来着。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极为普通的少年爬山,下海,游泳和同学玩的很欢,但同时又是个异常喜好。读书的少年。也是因为独生子的关系,一旦钻进房间就闭门不出,经常看书,音乐也常听。”
其实从他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了田村君身上既有他的一些特点,虽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却是作者寓意的另一种。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少年的田村卡夫卡和老年失忆的田村卡夫卡的故事交叉叙述,更显迷离感。其实以一个孩子的视野去展开故事,尽管地域国籍有所不同,但是同处在15岁文中的田村卡夫卡所遭遇的心灵挣扎。成长困境,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逃离原生家庭的田村卡夫卡,好比挣脱束缚的一只幼鹰,心灵上面的身体上面的种种挫折,突破束缚过程中的救赎,如何去理解消化以及接受,自发的去接受还是引导启发式的去接受?在前几章已经埋下了不少的伏笔。
一个脱离保护伞的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他该如何去生存?怎么快速的进入自己的角色状态?又该如何去迎接接下来的生活变数,去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保护色”?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