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人的思维/认识是从实践中来
1.实践(重点)
2.认识
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重点)
4.真理(特殊的认识)
(一)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1)主体:人类。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不能是别的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
构成实践的各个要素都是客观的、实实在在的、可感知的,即构成要素客观
2.自觉能动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做的
3.社会历史性
实践活动受历史条件制约
4.直接现实性
实践可以将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变为现实
自觉能动性 VS 直接现实性:
自觉能动性仅停留在想的层面,若只强调想,选择自觉能动性
直接现实性由想到做,变为现实,若强调由想到做, 选择直接现实性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
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社会实践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实践活动
3.科学实验
科学家进行的探索世界的活动
(一)认识的两个阶段
1.感性认识(认识的第一阶段)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多选题
1)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2)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之上对事物形成的综合认识,强调综合属性
3)表象:对事物的回忆和再现
2.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包括三种形式:
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
判断:在概念的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区分、识别
推理:由已知推未知。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重点,考查较多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认识的过程:认识的两次飞跃。考查多选:
1)第一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从低级到高级。
需要满足两个飞跃条件
1。获取丰富且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2)第二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获得了对本质的认识,最终要应用到实践中
两次飞跃中,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第二次飞跃到实践,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指导实践,第一次飞跃是为第二次飞跃做准备的。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无限性
1.实践决定认识 (重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正确),原因:“来源”指根源,认识追到根上, 只有一个根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错误),原因:“途径”指方法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中有需要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强调认识从有 到优的过程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