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爸爸姓李、妈妈姓唐,儿时总会听他们说起“李唐盛世”,那遥远的朝代,那逝去的繁华,总是令人向往。
周末的午后,久违的阳光毫不吝惜的温暖着大地,我慵懒的躺在摇椅上,随意翻看着《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渐渐有了几分困意。
朦胧中,我沿着历史,走进了唐朝。只见街上人来人往,衣着光鲜亮丽;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女扮男装的我,抖了抖沉甸甸的钱袋子,准备到西市扫货去。与东市的商品主要供给达官贵人不同,这西市的商品种类花样更多、价格区间更大,还有不少外国货,一般的资深买家都来这里。
随意走进了一家名为“金玉阁”的首饰铺,看上了一个大唐特有的攒珠髻。这攒珠髻做得那叫一个漂亮——通体累丝工艺,金泽透亮,好似王熙凤的金丝八宝攒珠髻。我心生起喜欢,可以看居然要二十两银子,虽说小哥哥不差钱,但也不愿意当冤大头,几经讨价还价,最终以10两银子的价格成交。
突然,街上传来了一阵敲锣打鼓声,好多人向擂台围了过去,原来是每周一次的“元霸表演日”开始了,旁边还有个“铁锤助力梦想”的横幅,据说每次表演的钱都捐给了贫寒家的读书人,帮助他们走上科举之路。只见李元霸把两个四百多斤的大铁锤耍得虎虎生风,迎来了阵阵叫好声,各路旅客纷纷解囊,我自然也放了二两碎银子。
“李元霸不是早被自己的铁锤砸死了吗?怎么还能出来表演,这都什么鬼?”正犹豫间,来到了长安第一酒楼——醉仙楼,刚好腹中略有几分饥饿,准备好好品品美食。
“哎呀,李杜白,你们也在啊!不介意跟小哥拼个桌吧!”三人先是微微一愣,还是李白反应最快,说道“不介意、不介意,只要有酒,就是朋友”。
没错,李杜白,正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仙李白,“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诗圣杜甫,“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魔白居易。与他们一起喝酒,自然少不了吟诗作赋。开始还有些忐忑,可转念一想,凭我背了这么多年的唐诗宋词,怕什么!话虽如此,可大神就是大神,文思之敏捷、行文之流畅,远非常人能比。直到后来,我抢先说出他们自己的诗,让他们感到惊讶,纷纷问我,“你怎么知道我要说这个?”然后,再把辛弃疾、苏东坡、李清照的大作搬出来,才让他们彻底折服,并为“‘真乃天人也”喝了三大碗。
斗败了李杜白,来到了皇宫外。入夜的牡丹,在风的吹动下散发出迷人的香味,给人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感觉,不禁想起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的君王带笑看”。
正怅然间,隐隐约约听到弟弟在喊,“姐姐,姐姐,别睡觉了,起来陪我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