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秦淮遗迹秦淮胜迹
南京:颜鲁公“放生池”-乌龙潭

南京:颜鲁公“放生池”-乌龙潭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09:48 被阅读7次

         颜鲁公“放生池”,即今天被誉为南京“西城明珠”的著名古迹景区--乌龙潭

         乌龙潭景区位于南京市内的清凉山东麓,原名“清水大塘”、“芙蓉池”。相传东晋时因潭内有乌龙戏水,后称“乌龙潭”。唐代乾元初,昇州刺史颜真卿于此奏置“放生池”后,乌龙潭即以放生闻名,同时亦成为游览胜地。明清两代,达官显贵沿潭辟筑园林别墅,加之寺、祠、庵、堂环绕,乌龙潭一带楼台鳞次栉比、一片繁华景象;历史上著名的园林有“朴园”、“嘉园”、“曹织造园”、“随园”等,太平天国以后逐渐荒废。

        乌龙潭一带还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策源地之一。千百年来,乌龙潭先后汇集了颜真卿、茅元仪、方苞、曹雪芹、魏源、陶澍、吴敬梓、袁枚等先贤名士,留下了传布久远的名言佳话。在这里,魏源筑居湖干草堂,闭门著书,终成巨著《海国图志》;在这里,精致的童年生活润泽了曹雪芹的秦淮旧梦,曹织造园中的片段记忆化成永恒的《红楼梦》··· ···。

        1989年,经过整治的乌龙潭公园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公园占地面积约7公顷,环境清幽典雅,以咫尺山水容纳众多人文景观取胜。“藕香榭”,“宛在亭”、“放生庵”、“乌龙桥”、“龙游亭”等景观,布局和谐。另有堪称树桩盆景中的极品、有着400多年树龄的“清桂”;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最大的景观象棋、棋盘-中国象棋桥”等特有景观。院内还设有“曹雪芹纪念馆”,“颜真卿纪念馆”等,是南京文化型旅游景点中的“西城明珠”。

        下图、乌龙潭

下图、乌龙潭景区导游全景图

下图、世界最大的象棋、棋盘、象棋桥

         乌龙潭古称“清水塘”、“芙蓉池”。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自唐代乾元年颜鲁公于此置“放生池”后,遂为风景佳处。方苞、曹雪芹、魏源、袁枚等名家富贾筑墅潭周,楼台参差、犹如蜃景。一时成达官显贵下棋、览胜的后花园。为弘扬民族象棋文化,由沈科创意,在此建造了以中国象棋为桥面的景观桥。该桥设计荷载四十吨,棋子直径一米,重六百八十公斤。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最大的景观象棋、棋盘-中国象棋桥”。

下图、 远看乌龙桥

下图、天仙宝境

下图、 曹雪芹纪念馆(未开放)

             对联: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     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

下图、 曹雪芹先生像    位于曹雪芹纪念馆前的两座跨湖石桥之间,曹雪芹坐像前,为石雕的“乾隆甲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总目

下图、 位于曹雪芹纪念馆右侧的“藕香榭”。现为“颜真卿书画院”(未开放)。

下图、“石头记”景观石  锺山居士题    此石位于与“藕香榭”北,仅一路之隔的绿茵之中。

下图、 “藕香榭”后山墙中镶嵌的大型砖雕壁画“大观园”,由江西省星子县工艺美术厂承制

下图、藕香榭

下图、 龙游亭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使东吴,于蛇山驻马论势,在此饮马,原此处有后人竖石马一尊祀之。2007年,新建龙游亭,取诸葛亮号“卧龙”,以纪念其至此一游之意。

            龙游亭对联:梁父吟成高士誌      出师表见老臣心

下图、文化墙     下文为 《乌龙潭文化墙简介》:

古城金陵十朝都会襟江带湖虎踞龙蟠甲于东南形胜天下此地物华天宝冠古今之精华俊彦辈出出士林之渊薮

城西有乌龙潭焉傍依清凉山西倚石头城一仰一俯之间尤集山水之美雅士大夫缙绅向为所重常游其间

昔诸葛公勒马于此品评江山颜鲁公驻节署藩奉旨放生清陶文毅公督署两江筑室扵潭畔之龙蟠里辟惜阴书院其乡人魏源与之比邻时相往来偕游于此有此美景何必西湖每每感叹后不乏文人学士蛰居其中书楼相接鳞次栉比潜心著述引为快事乌龙之名益盛

丁亥年夏秋鼓楼区政府以人为本还园于民乌龙潭重经修葺景观焕然一新秀妍迭现目不暇接且新鐫前贤遗事更为潭景增色殊多令人顿有抚今追昔之慨有感于斯撰文以志

下图、 图书馆之父:缪荃孙(公元1844-1919年):晚号艺风老人,知名学者、目录学家。一生撰、编、校、刻书籍甚多。担任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监督。被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

下图、 薛庐课徒:薛时雨(公元1818-1885年):晚号桑根老农。辞官后主讲惜阴书院等,在乌龙潭筑“薛庐”课徒授业,卒于南京,有《藤香馆集》遗世。

下图、月夜巧对:陶澍(公元1779-1839年):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等职。魏源(公元1794-1857年):晚清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陶澍与魏源在龙蟠里比邻而居,过从甚密。一晚,两人在潭上赏月,陶澍曰:“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源对曰:“有此妙处、何必西湖”。乌龙潭自此得“小西湖”之名。

下图、 随园话诗:袁枚(公元1716-1797年):为文坛盟主。父亡后辞官养母,购隋氏废园为“随园”,居住近50年,世称“随园先生”,著有《随园诗话》等。

下图、少年初识愁滋味:曹雪芹(公元1715-1763年):出身名门,祖上迁居江宁,乌龙潭一带曾是曹家的花园。曹家被抄后,曹雪芹冷眼观人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石头记》。

下图、 吟啸清凉山:吴敬梓(公元1701-1754年):清代著名小说家,居金陵21年,死后葬于清凉山北麓。所著《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

下图、御赐教忠祠:方苞(公元1668-1749年):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创始人。历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后归隐江宁,在乌龙潭畔筑庐以居,教子课徒。

下图、这位读书人雕像就是方苞

下图、藏书情缘:黄虞稷嗜书成癖,博览群书,被藏书名家丁雄飞视为知己,约定每月互访,质疑问难,书林传为美谈。

下图、三游乌龙潭:谭元春(公元1586-1637年):明末著名文学家。与钟惺等同为“竟陵派”创始人。文风幽深孤峭。居乌龙潭畔,著有《初游》、《再游》、《三游乌龙潭记》等。

下图、举天下为放生池: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世称颜鲁公。曾任昇州(今南京)刺史,进献《乞御书题天下放生池碑额表》,建议设放生池81处。在乌龙潭建放生池,亲笔书写《天下放生池碑铭》。

       《乞御书题天下放生池碑额表》全文如下:

        臣某言臣闻帝王之德莫大于生成臣子之心敢忘扵赞述臣去年(公元759年)冬升任昇州刺史日属左骁卫右郎将史元琮中使张廷玉等奉宣恩命与天下州县临江带郭处各置放生池始于洋州兴道迄昇州江宁秦淮太平桥凡八十一所恩粘动植泽昆虫发自皇心遍于天下历选列辟未之前闻海隅孰不欣喜臣时不揆?放生池···(以下字迹被遮挡) 

下图、放生庵全景    乌龙潭唐代颜鲁公所辟的放生池之一。后人在潭边建“放生庵”纪念颜鲁公。刻有“放生庵”三字的汉白玉条石,系原放生池的珍贵遗物。此庵面积虽小,但寄托了后人对颜鲁公的缅怀之情。

       下图、这是立于放生庵门前左侧的石碑,1989年8月18日立:《重建放生庵小记》

下图、颜鲁公像   位于小小的“放生庵”内。颜鲁公像左右的对联,是近年重修放生庵时由今人题写的。

            对联:临江带郭利开清泽        陈表放生德被群鳞

下图、镇潭神石     此石立于乌龙潭东岸,颜鲁公祠北门外,与“藕香榭”(颜真卿书画院)隔湖相望。

下图、远看湖对岸(北岸)的藕香榭 

下图、这是乌龙潭岸边的艺术护栏,由汉白玉雕刻成高低不同的圆柱型石墩组成,石墩的顶面,分别刻有楷书的汉字笔画,故称为“艺术护栏”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颜鲁公祠》 

原题:(原创)颜鲁公“放生池”-南京乌龙潭      2012-11-08 18:38   发表

2018.12.31      阅读(1489)| 评论(28)

相关文章

  • 南京:颜鲁公“放生池”-乌龙潭

    颜鲁公“放生池”,即今天被誉为南京“西城明珠”的著名古迹景区--乌龙潭 乌龙潭景区位于南京市内的清...

  • 南京:颜鲁公(颜真卿)祠

    颜鲁公祠(颜鲁公纪念馆)位于南京市“乌龙潭公园”内,与曹雪芹纪念馆隔潭相望。免费开放,开放时间早8:30分...

  • 颜鲁公

    《容斋随笔》一则 鲁国公颜真卿的忠义节操,光辉照耀今古,不仅唐朝人中很难找出比得上他的,而且从汉朝以来,像他这样的...

  • 硬笔选抄莽撞人

    仿颜鲁公笔

  • 慕名而来—乌龙潭公园

    前段时间看文章,其中写到在南京的景点中乌龙潭公园值得一去。去之前提前了解了一些和乌龙潭公园相关的历史资料。 南京乌...

  • 古风乐府《蓝鲸故事》之二十六 颜鲁公祠览《祭侄文稿》帖

    序: 颜鲁公祠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祭祀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祠庙遗迹。 颜氏先祖...

  • 不管字如何 架势评评怎么样

    日常午休练字 何时能写好颜鲁公

  • 颜鲁公精神——变

    重庆秋后,酷热近三十天,难耐。今儿起,秋后算账终结。秋高气爽,时和气润,神怡务闲,躁情涤尽。烟、茶,笔、墨、纸、砚...

  • 颜鲁公赴死

    若挂冠而去不与奸人共事,颜鲁公或可免于身死。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而行之,非名利所驱,忠义之所在,万死不辞也。

  • 金陵咏时之春回乌龙潭

    乌龙潭内东风暖,放生池边芦芽短。 鱼翔浅底鸠栖粱,柳绿桃红春满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京:颜鲁公“放生池”-乌龙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bd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