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面积比不过五道口的清华大学,拥挤而嘈杂。
在这里,人们唯一能出人头地,将眼光伸入城市的机会就是高考和打工。
虽然县城只有两所高中,但每年从这里都能走出若干清华生和985、211的名校生。
每年高考结束后,母校的门口张贴着的喜报,总会引来人们的围观。
全城都知道哪些孩子即将步入一线城市,成为“全村人”的希望。
然而这个落后而送出不少名校生的小县城,依旧改变不了它贫穷的面貌。
我指的贫穷,不是物质。
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个诉求利益的人
县城不大,所以只有一家出租车公司。
司机们大多都是男人,他们的出租车在清晨5点就整齐地停在十字街口。
从早到晚,他们坐在车里等着钱自己找上门,用不稳定的收入养活着一家人。
他们整天坐在车里,晒不到太阳,皮肤却黝黑。
在教科书里,劳动人民受的苦最多,拿的钱却最少。
这大概是我以及所有人对于他们的第一印象——生活不易且值得同情的市井之人。
直到小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开始对这个看似黑白分明的世界产生了怀疑。
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个诉求利益的人小时候,每次出门前,老妈都会再三叮嘱我,坐出租车之前一定要先问好价格,以防司机加价,用来骗那些不知道车价的学生。
出租车公司垄断了小城,起步价比一线城市的要高不少,司机会根据心情或者乘客的身份随意加价,不打表。
司机的钱一直都来得理直气壮。
后来,政府要求出租车公司将起步价降低到市级的平均标准,并要求司机打表计程。
没过多久,政府大楼的门口就堵满了30多辆出租车,一群身穿白色背心的大汉在门口叫嚷,“今天谁也别想出来!”
就这样,交通连续瘫痪了好几天。
司机闹事的原因是他们的腰包瘪了。
围观的行人小声议论:“车费那么贵还要抗议,真是欺负人。”
最终在警方的协助下,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
在他们的眼里没有合理,只有钱。
我意识到,他们之中,没有弱势,不值得可怜。
他们不是穷人,他们一点都不穷,有可能,他们谋求利益的这种做法也只配得上他们现在的处境。
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个诉求利益的人柴静在《看见》里曾经写过这样一件事:
“那些向我们举报的人领头闹事,把一个厂长赶下台,焊上铁门不让厂子生产,私卖设备分了一部分钱,不久又把另外一个厂长赶下台,又分了一部分钱。
等陈坤志把拍卖控制成交后,他们以暴力相抗,拒不交地,把厂房和荒地拆成一个个格子租出去,又是一笔钱,都是这十几个人掌握了……
这些人不是我出发前想象的受害工人阶级,没有群像,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一个诉求利益的人。”
“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一个诉求利益的人。”
柴静的这句话让那群出租车司机在我的脑海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这就是小城人们的真实面貌。
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个诉求利益的人
人们常说,贫困地区只有四种职业,老师,公务员,医生和穷人。
即使这样的概括不够全面,也足够引发社会利益间的诸多矛盾。
在这样一个贫穷但又渴望满足的县城里,会无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不好的东西。
本地有一个贴吧。
每天都有不断新增的帖子,主题大多都是某一匿名网友曝光某部门贪污腐败,却拿不出一点证据。
跟帖的往往都是不知真相的网民,借机抒发他们心中的怒火。
我总是以这样的评论回应楼主:“拿出事实说话,不要攻击别人。”
接着会有网友回应我的评论:
“你脑子有病。”
“这就是事实!”
“你一定是那个贪官!”
“他就是该死!”
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个诉求利益的人
老百姓的生活中到处充斥着谴责政府,教师,医生等等的舆论。
那些有铁饭碗,生活富足,在体制里的人,总是矛头指向的对象。
我渐渐觉得,他们的指责,不全是出于真正的不公,而是嫉妒。
只要自己生活不如人,别人就是腐败的,自己就是受害者。
这座小城还发生过一起教师打人案戏剧性变成村民敲诈案的事件。
网上的部分原话是这样的:
“1月10日,某村村民XXX举报,称其女儿小霞(今年9岁)于2017年1月1日晚在学校宿舍遭到老师毒打,正在市里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接到举报,本网工作人员于当天下午赶赴医院,见到生人,女孩吓得用被子蒙住了头。
母亲含泪讲诉了事情始末:
2017年元旦,在县城某小学的学生小霞和同宿舍的6位同学合伙凑钱23元,在校内超市购买了一串彩灯,晚上回宿舍后插在了电源上。
同学们看着闪烁的彩灯正在高兴的时候,被她们的班主任发现,老师不分青红皂白揪住孩子们便打。
其中小霞被打的满脸乌青,口鼻鲜血直流,脖子后面也被掐出十余道血痕,孩子哭喊着说不敢了,不敢了,可老师像疯了一样根本没有住手,不停地殴打。
当孩子去水房清洗血迹时,又被老师追到水房踹倒在地,并且谩骂不止。
事后校方和老师均没有告知家长,并且老师还威胁孩子不许告诉家长,就说是自己不小心摔的。
三日后,村民XXX去学校领孩子配眼镜,见到女儿脸上黑青一片,肿的像馒头一样。孩子哭着才说出事情真相。
在医院里,孩子睡觉老是惊醒,泪流满面,剧烈的疼痛和惊吓让孩子彻夜难眠,痛苦不堪。 从1月4日到10日,住了一周医院小霞只输过三瓶消炎液体便无人过问。
小霞天性活泼,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三年级时在班里排名第二,上个月的月考名列第四。”
(由于不再希望对当事人造成困扰,作者对此篇无良报道删除了人名和地点)
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个诉求利益的人
媒体的这篇报道从字里行间都在控诉着他们眼中的真相。
每一句话都在描述着老师的非人行为,仿佛她应该被众人拉上台示众。
这位老师曾经是我的班主任,周围的人都知道,她不可能像报道里的那样缺失人性。
然而媒体这样的报道还是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们的声讨和谴责。
这位村民和他的孩子也成功地引起了所有人的同情。
没有人想到,宿舍安全问题。
没有人想到,家长为什么在一周之后才把孩子送进医院。
没有人想到,医院只输了三瓶消炎药,是因为孩子没有什么大碍。
好像人们已经不在乎真相是什么,只要媒体有料可报,老百姓有气可撒,生活就能继续这样像不倒翁一样维持下去。
让人欣慰的是,这出戏最终还是被识破了。
校长知道此事后,特意拿钱去看望小孩。
“这点钱不够,我们要30万。”家长理直气壮道。
老师和校长无奈报警,警方来处理此事后,真相才水落石出。
家长演这出戏,不过就是想得到巨额的赔偿。
网络上孩子满脸淤青的照片也被证实是PS过的,孩子安然无恙。
之后,这个孩子转学,不知所踪。
据说,没有学校愿意收留这样的学生,以防家长欺诈。
一场闹剧,搭上了孩子的前程,可悲的是,孩子或许会一直认为母亲做的是对的。
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个诉求利益的人
在这个小县城里,每天都充斥着不满与诉求。
一件件事情的发生,让我已经分不清究竟谁是弱势群体。
原来,贫穷不和善良对等。
在我眼里,他们就像嗷嗷待哺的幼崽,一点点吸干社会给他们的待遇。
街边,有身穿西服匆忙上班的人,也有跪在路边行乞的人。
我已经接受了这种刺眼的差距。
原因可能复杂到不是柴静的一部作品就能说明白的。
只是有这样一句话提醒着我,真相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个诉求利益的人
小城里的所见所闻显然没有因为我的视线转移而消失,我的家乡,只是千千万万众生相中相同的一个。
哪里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那些收入微薄的人,不肯接受新事物,不思进取,口口声声抱怨自己日子不好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在网上看到网友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良知也一样贫穷。
“这些人不是我出发前想象的受害工人阶级,没有群像,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诉求利益的人。”
我的脑海里反复出现柴静的那句话,心里五味杂陈。
贫穷不值得同情,善良才是。
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穷苦人群体,只有一个个诉求利益的人若喜欢本文请留下你的评论,喜欢和关注
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