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书五经(孟子:滕文公1)

四书五经(孟子:滕文公1)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2-06-28 04:31 被阅读0次

本篇记述了孟子向滕文公提出的各项政治建议。

原文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移,无不为己。”

译文

滕文公(向孟子)询问治国的方法。

孟子说:“老百姓生产的事是刻不容缓的。《诗》里说过:‘白天出外割茅草,晚上要把绳索搓好,急急忙忙盖屋顶,播种的时间转眼到’。老百姓的一般情况是这样,有一定的维持生计的产业并能坚持一贯的向善之心,没有一定的维持生计的产业并不能坚持一贯的向善之心。假使没有了一贯的向善之心,那就会放荡不走正路,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及馅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译文

等到因此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法,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干出陷害人民的事的呢,所以贤良的君主务必恭谨俭朴,礼贤下士,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有定规。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译文

阳虎说过:“想发财就别讲仁爱,要讲仁爱就别想发财。”夏朝每家授田五十亩,赋税行的是贡法。商朝每家授田七十亩,赋税行的是助法,周朝每家授田百亩,赋税行的是彻法。实际上征的税率都是1/10,彻有通的意思,助有借的意思。

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较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十龚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肹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䘵,滕固行之矣。

译文

龙子说:“经管土地的税制没有比助法更好的,没有比贡法更不好的”。所谓贡法就是比较若干年的收成得出一个税收的定数(即不管丰年、歉年都得按这个定数征收)。丰收年景粮食到处抛置,就是都征收一点也不算苛暴,却并不多征;凶年饥岁,田里的收成甚至连第二年肥田的费用都不够,却非征满那一定数不可。一国的君主号称老百姓的父母,使老百姓整年的辛勤劳动,却没法子养活自己的爹妈,还得借高利贷来凑足纳税的数字,以至使老弱辗转流亡于沟壑之中,为民父母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对做大官的人子孙世代享有田租收入的制度,滕国早訧实行了。(但有利于老百姓税制--助法却始终没有被采用。)

《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诗》里面说:“(希望)雨先下到公田里,然后在落到私田。”只有实行助法才会有公田,从这篇周诗看来,虽是周朝也是实行助法的。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人民生活有了着落,还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育他们,“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育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即地方学校)夏朝叫校,殷朝叫序,周朝叫庠,至于国家办的学校(也就是大学),三代都共用了“学”这个名称,(无论乡学和国学)都是用来向学生阐明并教导他们明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社会伦常观念的。

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在上面的诸侯卿大夫明确并承认社会的伦常关系,小百姓们在下面自然也就亲密无间了。只要圣王兴起,便一定要来向您模仿学习的,这样您就做了圣王的老师了。《诗》里说过:“岐周虽是古老的国家,但承接天命而不断革新。”这是旧文王创建帝业而说的,您努力干下去,也可以使您的国家为之气象一新。

今天这篇文章有点长,就先学到这儿,还有下半篇明天继续。

今天主要学的是滕文公向孟子询问治国的方法。

孟子说的方法可能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只要知道古人是如何做的就行,不必生搬硬套。其实《诗》经里也说了,要不断革新。

今天我终于弄明白了,“学校”一词的由来。是用来向人们阐明并教育他们明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社会伦常观念的,如今成为人们学习新文化新知识的场所。

相关文章

  • 读孟笔记9

    滕文公上(1) 一、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

  • 四书五经(孟子:滕文公1)

    本篇记述了孟子向滕文公提出的各项政治建议。 原文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

  • 成语:为富不仁

    为富不仁其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滕文公为治国之法,请教孟子。孟子教之,要想国治,必缓和...

  • 读《孟子》,会朋友

    4月10日 星期日 晴 1.晨读 早晨,和书友一起读《孟子》——滕文公上三四节,第三节内容,滕文公问孟子怎...

  • 国学经典学习笔记心得《孟子》卷五滕文公章句上(1-2)

    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

  • 孟子五滕文公上

    滕文公章句上 【原文】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

  • 2018年1月12

    读 《孟子》 滕文公章句2遍 《大学》3遍 《中庸》1遍 《论语》1-10章 《孟子》1-37页页 《道德经》0遍...

  • 2018年1月11日

    读 《孟子》 滕文公章句4遍 《大学》3遍 《中庸》0遍 《论语》0章 《孟子》0页 《道德经》1遍 累计: 思维...

  • 「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下)第十五节

    此节依旧是滕文公对于滕国的“琐事”在烦劳孟子,而孟子给予的回答愈加的高明与有效。 第一段:滕文公说明自己日常对于大...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孟子的本意还是,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书五经(孟子:滕文公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dg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