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勤奋欺骗了你——(读书篇)

作者: 萌莉香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19:37 被阅读0次

    “我明明很努力,为什么我成长的总是那么慢”原玲哭丧着脸问我,也许是自问吧,我想。看着她眼里几乎要满溢出的泪水,我想不出可以安慰她的话,只能借给她一个肩膀,轻拍着她的脊背,我听到她喃喃的哭泣声,心里一紧,不免加快了情拍她脊背的频率。

    没错,原玲的确足够努力,她工作时也足够拼命。她总是赶在学习的路上,停不下脚步,如果说的再严格一点的话,她总是赶在低水平勤奋的路上,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就拿读书这件事说吧,原玲是个很积极向上,很有上进心的女该,她把自己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读书来提升自己,希望能更快的成长。

    每到年末原玲在朋友圈晒出自己读书一百本的纪念照片,引的旁人羡慕不已,她自己却对我说她很焦虑,觉得自己并没有一点成长和改变。我一开始以为她只是自傲的小矫情,但是当我看过她的读书笔记后我明白了原因。

    当我进到原玲的房间也是被堆满的书籍吓了一跳。这些书你都读过吗?差不多吧,原玲回答道似乎带着一丝小小的骄傲。我不由的投来羡慕和由衷佩服的眼光。原玲向我介绍到:’这三层是小说’,‘这两层是我买的专业书’,‘这一层是我做的读书笔记’。不夸张的说有好几个大本的读书笔记,于是我翻开看,里面密密麻麻各种摘抄的句子,我又翻翻了翻,我靠!全写着摘于某书某书,这简直就是中小学生的摘抄本啊,那是读书笔记?而且你抄完以后你看了吗?你看过的书内容还记得吗?我问原玲。她尴尬的摇了摇头。

    你的读书笔记也是好词好句记录在册吗?

    俗话说,聪明的人讲方法,只有好的方法,合适于你的方法加上勤奋(刻意练习)才能更快速的让你成长。

    你是否也像原玲一样,过于追求量的增加了忽略了质的飞越。我们常常看到别人励志要在一年内读五十本书,一百本书,甚至两白本书。也许我们一开始也是这样。我们达到了,然后呢?

    以慢为快

    可不可以慢下来,好好读一本书,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不再带着焦虑感阅读。不再追赶你的100本计划,在放慢速度,放慢心态的同时真正的观察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达到一个从外向内的过程,你要知道读书不仅仅是在读别人的人生和经历,还要在读的过程中比较或观察自己和作者之间依稀存在的规律或是差异。只有慢才能不断的向内,向本质去探索。

    学会以慢为舵,我们要知道我们要去哪呀,我们为什么读书?你可能会说我们读书当然是为了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了,为了学以致用呀。那么怎么来判断你读的书有用,或者说没白,读完以后发挥了它一点点的作用呢?

    读书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影响思维和改变行为,我们怎么判断一本书的好与不好,在于这本书可能引起了你的共鸣,说出了你心里话又或者这本书的意义非凡它慢慢引起了一些改变,那你听了可能会说引起我共鸣的书很多,可是改变我的书,我还真没找到,你这有吗?给我介绍几本呗,重点来了,那么这个改变可不是你读完同一本书,你获得的新知识一置在你的头脑里就能激荡起巨大的改变的?这个改变在于你头脑中已知的知识和新知识的碰撞,在于我们的提问,我和作者差在哪里?我觉得提问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至关重要,我觉得小孩子成长的快和不停的问为什么有关,而我们往往陷入了舒适圈,丧失了问问题的能力,这是题外话。所以读书笔记显得格外重要。

    带着问题阅读让你收获更多

    在阅读前的提问,在读一本树之前提问是更准确获得知识的方法,我们看目录大体知道作者要讲那些点,然后根据你的兴趣,你需要的内容进行提问。然后带着你的问题去愉快阅读吧。在阅读到你提问的点时书本来做出回答,至少你学到了一些,不是吗?

    读书笔记是逐渐内化的过程

    读书笔记不单单是简单的抄写过程,更要用思维导图因果关系,来理清书本的逻辑和结构,从而和自己建立联系,达到内化的过程。记录自己的想法,让你和作者有对话的机会这才重要。简单的抄写过程是没有思考的过程,是一种刻板的低水平勤奋的表现,其实种情况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种表现往往是一种内在心态的体现,这一类人们在做事情时心里更多的追逐于量的多少,我读了多少本书,我看了多少经典影片,亦或者我学习了多长时间,而往往不够深入,不能够抓到重点,我们应该向自己提问我为什么阅读?为什么而学习?我想得到什么?我想改变什么?更深入的去思考和观察。再去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问这一类型的问题,把握真正的重点,摆脱量的束缚,达到质的飞越。

    输出让你的阅读更有质量

    输出是读书学习的必经之路,像我今天的写文是一种输出,或者你把你今天看到的小说讲给你的室友听,把你学到的教给别人这都是一种输出。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最好用她来更好的拯救这个世界,这就是分享的力量。

    温故而知新

    这个观点尤其对于经典,为什么这些书成为经典,经久不衰呀朋友们,为什么十几岁的孩子看《红楼梦》20岁还看,30岁还看,到了80岁还看,蒋勋老师说;不同的年龄看《红楼梦》是有不同的感受的,有些东西你在20岁时你是看不到的,你必须到了50岁60岁可能又有了新的领悟。

    主题阅读让你想获得的知识更客观

    当我们想要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时,建立主题阅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例如我想学习时间管理的相关知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找4到5本时间管理的书籍,在某一段时间内,我依次把4到5本书读完,这些本书中都提到的知识点,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点,可能是特别重要的部分,读完这些书以后对时间管理会有一个更客观,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这个时候呢我们还可以做整体的一个时间管理的思维导图,全面性的时间管理分析。还可以找相反观点的书阅读,进行相对博弈的过程,来更好的理解知识,也能扩展我们的思维导向发展。


    读书不仅仅是向外探索的过程,更是向内心发现的过程。努力的你乘着好的方法在书中遨游吧。

    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勤奋欺骗了你——(读书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gd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