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家期间,微信读书给我推了一批书,某天我打开了《鼠疫》,于是认识了加缪。
阿尔贝.加缪是作家、哲学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一个贫穷家庭,经历了殖民政府的统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一度参加了共产党,但因为对阿尔以及亚问题持不同意见又退出组织。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始终都是站在平民弱者一方。

《鼠疫》是一部著名的小说,它让作者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写在二战之后,描述了一座北非小城中,鼠疫的出现,政府的表现,人们的生活、抗争,最后鼠疫退散人们获得了解脱。
小说中,里厄医生、塔鲁是坚定的,执着的抗争者。对里厄医生来说,这是工作,不管有没有救,不管是什么病,不管自己有没有安危;对塔鲁来说,帮助弱者,不让他们去死,这是求得内心安宁的方式;其他人物,一开始可能不够坚定,但随着思想的转变,也逐渐与里厄医生合作抗击疫情,神父帕纳卢、政府小职员格朗、报社记者朗贝尔都站在人性最根本的地方,参与了防疫队。这让我想起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使二加二只等于四,使英雄主义恢复它应有的次要地位” ,没有什么英雄,大家都只是尽本分的凡人。
想到新冠肺炎引起的漫长假期中种种社会现象,又想到书中那句 “可鼠疫究竟是怎么回事?那就是生活,如此而已” ,感觉很有道理。鼠疫看起来是一场人类的浩劫,其实病毒一直就在,隔几年就会回来;而鼠疫的出现,又好像一把放大镜,放大了生活中有时被忽略的现象,比如为政绩而瞒报、垄断而发财、为了面子的傲慢,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都是平常的生活。
突然想起2018年双年展上看到过加缪这个名字,于是回去翻照片,惊喜的发现一张这样的。

看起来就像书中描述的:
“从一边望出去,目力所及,只见一个个平台连绵伸展到黑压压的一大堆石头边,他们认出来那里是本城的第一座山冈。从另一边望过去,目光越过几条大街和看不见的海港,可以远眺那海天一色、波光隐约的地平线。比他们知道是悬崖的地方更远些,一缕微光时隐时现,很有规律,但他们不知道那光线的来源。原来那是航道上的灯塔,从今年初春到现在,它一直在为改道开往别的港口的船只旋转领航。在风吹云散、明净如洗的天空,星光闪烁,遥远的灯塔微光宛如尘埃,不时掠过星空。微风吹来香料和石头的气味。周围是一片深沉的寂静。”
这端优美的文字描述是哮喘病老头屋顶平台的风景,就在这个地方,作者借塔鲁的独白来袒露心声,里厄和塔鲁成了知心的朋友,我觉得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升华。。。
突然觉得自己很像政府雇员格朗,白天在上班,晚上字斟句酌写豆腐文章,觉得怎么都改不好。

正巧我同学教书的高中,把写鼠疫感想布置成寒假作业了,我很幸运在疫情期间读了一本契合时事的经典,偶然还拍了张契合小说的照片,还写了份高中语文作业。多年后再回忆起来应该还蛮有意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