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非暴力沟通》一书,其中有个观点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应该把日常中惯用的“不得不”思维替换为“我选择做”思维。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会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就如我而言,我是一个特别拖延又瞎讲究的人,所以最近上班我总是很迟到。
我琢磨了下,最近我老是这么晚去上班,是因为我觉得很早或者卡点去上班和晚点过去没什么区别,反正该做的事还是要做,没什么耽误的。可是,在家里我就多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吗?并没有!只是拖拉的时间更久了。在我的潜意识里,并没有认为上班是一件值得我兴奋的事情,有种“不得不”做的意思在。反之,如果把上班换成出去旅游,我还会如此拖拖拉拉吗?不然!即便会仍旧拖延,但是绝对会在登机前一小时到等候区。
按照非暴力沟通的思维,我把“我不得不”改成“我选择”,我的心情就马上不一样了。我虽然没那么喜欢上班,但是如果不上班的话,我就没法赚钱,没法买买买吃吃吃了,所以我选择上班,这时候我的负面情绪马上就下降了很多,而且涌出了一种“我上班我骄傲”的自豪感。
“不得不”思维不仅仅影响我们做事的积极性,当我们有着“不得不”的情绪的时候,你会觉得你伤害别人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我不得不伤害你,因为这是我必须得做的。
我们辅导班有个单亲妈妈,对孩子非常的严格,一旦孩子成绩考差了或者是不听话,就是非打即骂,以致于孩子总是不太自信。
要让一个孩子提高成绩,有很多种方法,完全可以让她愉快地去做这件事情。而我们会说,学习没有愉快的,那是因为你就没有体会过愉快的学习。这叫作习得性无助,你自己让自己变得无助了,所以你在孩子身上也表现出来无助了。所以你才会想出这种打骂的方法,让孩子陷入无比的痛苦,然后把家长也陷入到无比的痛苦当中。这种“不得不”的想法会使得我们越来越暴力,越来越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比如:
第一步:把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你把这些事改成因为你选择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填写做那些事的理由:“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你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这样即使困难重重,你也会在价值观的支持下欣然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