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杂谈

作者: 易郁生 | 来源:发表于2023-12-15 19:22 被阅读0次

    少年求学之时,轻狂自负,刚愎好恶,颇觉“地理”为最无用之学科。特别是印象中有位高中地理女教师,刚刚毕业,讲课往往“前言不搭后语”,对于语言天生敏感的我来讲,听其侃谈,实在“不堪入耳”,以至于轻蔑之中衍生愤怒!

    记得有一堂课老师让我们背“五岳”,一向背书轻而易举的我,却怎么也不肯记忆,内心对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总是看不上眼……

    突然一个开小差,我偷偷拿出金庸先生的武侠名著《笑傲江湖》浏览,被那波云诡谲的热血江湖深深吸引,只瞄了一眼“五岳剑派”,我居然一下子深深记住了地理的“五岳”——东岳泰山(派)、西岳华山(派)、南岳衡山(派)、北岳恒山(派)、中岳嵩山(派)。

    老师冷不防抽到我,我居然脱口而出,神情怡然自得,一向对我不抱希望的地理老师居然也略作诧异,第一次在地理课堂上表扬了我,我也似乎因为那次表扬在后来的日子里并没有那么憎恶地理了。

    那一刻起,我突然意识到“兴趣”的确是加速做好某件事的催化剂。这样概率性的事件大多数时候都能成为普通人信奉的信条。让人沉浸在“兴趣”之中,觉得唯有“兴趣”才可以出色的完成某件事情。

    记得第一次萌生给车子安装ETC的想法,是因为年节出收费站排起的机动车长龙让我苦不堪言。于是去银行打听,各种繁琐手续和霸王限制让本就厌恶麻烦的我萌生退意,寻思自己平时也不常用车。但天生想要解决困难的好胜心驱使我自己在网上寻找方法,结果自己买了一个ETC安装器,随便找了张银行卡,按照说明书的操作和指示,我很快就在地下车库安装好了ETC,然后迫不及待找了个周末回了一趟老家,成功出行,我又觉得“兴趣”永远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唯一途径,敢于尝试、善于学习、沉下心耐住性,才是永恒的学习要旨。

    普通人为人处世,治学求真。最易见的是人云亦云,邯郸学步;最难做的是辩证唯物,悉心觉察。

    小汤是一个特别调皮但是极富正义感的孩子,每每喜欢给我分享自己“好勇斗狠”“惩恶扬善”的精彩故事。一天我突然问道:“你打了那么多坏人,那坏人里头有女人吗?”小汤撅起嘴无不自豪的脱口而出:“哼,我从不打女人!”我随机反问:“意思是你所惩治的坏人里面都是男人,这个世界女人就没有坏的?!”小汤明显被我问懵了,他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对啊!“好人”“坏人”哪里又有“男女”之分呢,我又补充到:“记住,这个世界只有该打与不该打的人,而并不分男人、女人……”

    小汤似乎耳目一新,那虔诚的小模样痴痴地看着我,我摸摸他的头说道:“汤二宝,你总是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判官,去判定别人的好坏和事件的是非。可一个简单的‘性别论’就把你的所谓‘正义’击溃,可见你的正义十分狭隘。你要了解正义,你要维护正义,首先你就要足够客观,足够敏锐,足够思辨,而拥有这些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广泛而专注的学习,唯一基础就是博大而精微的学识。一个人在什么都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不具备判断任何人、物好坏优劣的能力……”

    任何孩子的天性都是善于学习的,就好像《大宅门》里的“白七爷”,顽劣、好勇,争强好胜,无数个老师被折磨得不愿教他,但他遇到一个集行侠仗义、博学多识于一身的季宗布,被他那英姿侠气感染,“白七爷”才算是真真正正的脱胎换骨了,也才有了后面百草厅的半世辉煌。

    西汉戴圣写过一篇文章《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不足之处),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人们的学习,有的人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有的人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有的人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有的人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传授知识的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

    总结起来无非四点:

    ①贪多求全

    ②孤陋寡闻

    ③轻忽随便

    ④固步自封

    这就是从古至今学者如恒河沙数,但学有所成,达人通变者终究寥若星辰的主要原因了。

    你会发现生活中,大学教授不会干扰教师教学、同为教师不会干扰教师教学、专家学者社会精英人士不会干扰教师教学,唯有对生活中每事每物都抱有一劳永逸幻想的中下层人士最喜欢在不属于自己领域里不自量力的渴望得到指挥权,继而获得某种快感似的进行“瞎指挥”。

    这是一种极其沉痛而又极为现实的社会现象,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监护人羞于承认的客观事实。就拿我自己的孩子为例,我永远知道他从学校上完课回来的不足,十以内的加减法没有清晰的概念,我和妈妈陪着他用十以内加减法的刻度尺日夕苦练,不断出题训练,才有了后面好几次的一百分。我对满分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迷恋,因为满分就像一个完美的圆圈,左边的半圆是我儿子的努力,右边的半圆是我和妈妈的有效陪伴,我们共同组成了完美的圆弧。

    但我们更清楚明白,圆圈中心的留白是我孩子成长过程中还需要他的老师悉心教导他刻苦探索的未知领域,老师永远是我孩子学习的“中心”,学习的中心要旨永远不是我和妈妈,这是我无懈可击的学习认知和学习定位。也是我尊重我孩子老师的最虔诚表现,我所有的才华和学识,在我儿子的人生旅途中,仅仅是一个优美的过度,他需要更多的风骚人物带领他看看峻岭,也要看看低洼,更广阔的世界就在这一“高”一“低”处粲然绽放,以至顺境逆境都能游刃有余,假以时日,不断修炼,方能无敌于天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治学杂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jg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