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滥用,在《心灵的面具》一书中的定义,就是你用调和物(酒精和药物)来镇压不愉快的情绪。宋老师解释,就是酒精依赖,药物依赖;意志品质鉴定的人,在爱的滋养下,可以戒除。
案例1:酒精依赖的爸爸
爸爸是酒精依赖患者,经常醉酒而归。妈妈不接纳,每每这个时候,妈妈会骂,会打爸爸,会用离婚威胁爸爸。这样做,有用吗?没用!爸爸已是成瘾性人格,归类是归到了精神障碍的范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就是童年中严重的缺爱。
跟这类人过日子,只有两种方式,要么人本,就是接纳他,给他爱,他在童年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的爱,现在婚姻生活里妻子给到了,会慢慢地感化 他。尤其是在他喝醉酒,生理唤起的时候,给他体贴和照顾,给他爱,他或许能慢慢地戒掉酒精瘾。有人 可能会说,我境界没有那么高,我做不到人本。这样也不要强求自己。宋老师也没有强求大家的意思。因为不是真心地接纳的话,也很难给打他爱的感受。那你就选择行为主义,就是离开他嘛。但是不要骂,不要打,因为打骂只能加重他的病情。
有个心理学研究发现:有酒精依赖的爸爸,妈妈不能接纳,除了打就是骂,要不就离婚威胁,但是又不肯真的离婚的。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女儿,长大成年后,通常也会找一个像爸爸一样酗酒的丈夫。这看起来是不是矛盾啊,小时候因为爸爸酗酒,生活过得很痛苦,为什么长大后,还会找个像爸爸的呢。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妈妈管不了爸爸,我来替妈妈管,她把对爸爸的印象投射到自己的丈夫身上,但是,她通常用的方式 ,跟妈妈一样,因为她也没有学会别的方法。结果呢,管的了吗?同样管不了。
怎么办?
1、物质滥用的人,通常原生家庭不好,太缺爱了,缺自信。
2、他们更需要亲人的接纳、呵护、关怀、鼓励。
3、如果你是实在接纳不了。因为跟这样的人过日子,实在太痛苦了,你自己也很痛苦。你的痛苦是你的原生家庭造成的,但是 ,我没有义务为你的原生家庭买单,我也做不到,别人也没有权利对你进行道德绑架。所以,你可以选择离开。但是这个离开也是一个心平气和地离开。
那离开之后的生活,怎么办?首先,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选择了一个酗酒的爱人呢,这就是你的原生家庭的问题了。当你想明白了,你心中的委屈和愤怒没有了,这样,你才能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谈起他的爸爸,理解他的爸爸,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会小一点。至于你自己,以后再婚的话,不会重复上一段婚姻的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