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郭召良:回避型人格障碍

郭召良:回避型人格障碍

作者: 鸿蒙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2-10-04 16:20 被阅读0次

共病在社交焦虑障碍中比较普遍,患者在罹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同时,一般还存在其他障碍,比较常见的是抑郁障碍和物质滥用。

在通常情况下,抑郁障碍和物质滥用是社交焦虑障碍的激发症状,也就是说,患者出现社交焦虑障碍后,有时还会由它再引发患者的抑郁和物质滥用症状。

研究发现,有超过50%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同时存在人格障碍,最常见的就是回避型人格障碍。事实上有56%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符合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诊断。

共病会影响治疗效果,也会增加治疗的复杂度。鉴于咨询师容易在鉴别诊断焦虑障碍和人格障碍时遇到困难。在这里,我们介绍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并简单说明两种诊断之间的区别。

我们还是来看DSM-5对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说明。下面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说明。

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一种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及对负面评价非常敏感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以下症状(4项或更多)。

•  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  不愿意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自己会被喜欢。

•  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  具有在社交场合中会被批评或被拒绝的先占观念。

•  因为能力不足的感觉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抑制。

•  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  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下面是DSM-5对人格障碍诊断的共同标准。

第1条 明显偏离了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持久模式表现为以下2项(或更多)症状:

•  认知(即对自我、他人和事件的感知和解释方式);

•  情感(即情感反应的范围、强度、不稳定性和恰当性);

•  人际关系功能;

•  冲动控制。

第2条 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是缺乏弹性的,是广泛的,涉及个人和社交场合的诸多方面。

第3条 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引起临床意义上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第4条 这种心理行为模式在长时间内是稳定不变的,发生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时期或成年早期。

第5条 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结果来更好地解释。

第6条 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如滥用的药物等)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如头部外伤)。

在解释这些诊断标准之前,我们介绍一个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案。

个案3 拒绝晋升的修理工

松蔚,男,35岁,汽车修理工,其母亲因为其拒绝担任维修部主任而带他来咨询。据松蔚说,他的业务能力非常强,经常得到同事和客户的称赞,领导前些日子告诉他,说准备升他为维修部主任,负责管理整个维修部。对松蔚来说,他就需要管理其他做着同样工作的几个人,他不知道该如何管理他们,便拒绝了领导。他回家后与母亲聊到此事,母亲感到非常生气,母亲受够了松蔚的害羞和腼腆。而且儿子松蔚30多岁还没有交过女朋友,结婚生子的事情更是遥遥无期。他母亲说,松蔚每天下班回家后就躲在自己的房间玩游戏,平时也不出去和朋友玩,也没有见过他有朋友上门。

据松蔚自己说,他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汽车维修店,他辞去那份工作就是因为自己需要在前台接待员不在的时候,临时接听电话或接待客户。他觉得自己处理不了客户的抱怨或要求,他在汽车底下工作时特别担心电话响起或者有客户进来。他受不了店主这样的安排,自己只想修车,不想管客户接待的事情,就辞职了。

松蔚回忆说,他从记事起与别人交谈时基本上就是紧张的,不敢主动和别人说话交流,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更不敢说话,他留给他人的印象是害羞、腼腆。他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处于中等偏上,但不知道与人交往时该说什么,因为怕别人说他很天真幼稚,所以他回避参加学校的所有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或其他志愿者活动。

现在我们结合这个个案来说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

① DSM-5强调回避型人格障碍需要在7个诊断症状中包含4个或更多。就松蔚先生而言,他不愿意担任部门领导,不愿意接听电话,不愿意接待客户,不交女朋友,也不出去和朋友交往,这些表现符合回避型人格障碍症状标准中的5项(因为害怕被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不愿意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自己能被喜欢;具有在社交场合中被批评或被拒绝的先占观念;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② 回避型人格障碍作为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还需要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前面回避型人格障碍所要求的符合4个或更多症状,仅仅是人格障碍内部分类的需要,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要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人格障碍的第1条标准要求患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模式要与正常的社会文化环境表现出至少2个方面的偏差。在松蔚这个案例中,患者具体表现出了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功能方面的偏差,具体来说,患者对自我评价低,对他人有偏见,这是其认知方式有问题;与人交往时感到紧张,这是情感体验上的偏差;不愿意晋升,不愿意交朋友,不恋爱,这是人际关系功能上的偏差。松蔚的这些表现符合人格障碍诊断的症状标准,即心理行为模式与正常文化背景存在显著偏差。

③ 心理行为模式影响的范围,这是人格障碍和焦虑障碍一个重要的区别,焦虑障碍的影响是部分的,而人格障碍的影响是广泛的,涉及个人和社交场合等多方面,松蔚先生害怕他人贬低自己和回避社交行为的模式所造成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工作,也影响社会交往,甚至影响亲密关系的建立。

④ 严重程度标准,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会引起临床意义上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这条标准基本上是诊断心理障碍的通行标准。松蔚先生的表现符合这一点。

⑤ 病程标准,这种心理行为模式在长时间内是稳定不变的,最早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时期或成年早期。这是人格障碍与其他心理障碍的重要区别。人格障碍要求的病程比较长,一般心理障碍往往要求数周或数月即可,人格障碍要求是数年,至少可以追溯到成年早期。松蔚先生从记事时起就说话紧张,表现腼腆和害羞。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诊断出松蔚先生的心理问题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相关文章

  • 郭召良:回避型人格障碍

    共病在社交焦虑障碍中比较普遍,患者在罹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同时,一般还存在其他障碍,比较常见的是抑郁障碍和物质滥用。 ...

  • 郭召良:社交焦虑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病程和影响范围:社交焦虑障碍病程要求持续6个月以上,而人格...

  • 郭召良:惊恐诱发技术

    惊恐障碍患者对于惊恐所带来的生理反应感到非常紧张和担忧,他们常常以为惊恐会导致心脏病发作或是会让自己发疯等。 患者...

  • 郭召良:强迫症

    强迫症是大众很熟悉的心理疾病。有不少人从网络上阅读了有关强迫症的描述之后,就觉得自己得了强迫症。普通人缺乏心理疾病...

  • 郭召良:社交技能训练

    “暴露与安全行为阻止”技术主要解决患者的认知问题。一旦认知发生改变,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也就能够得到改变。 如果患者存...

  • 郭召良:害羞与内向

    人们经常把害羞和内向混在一起,以为害羞的人一定是内向的,内向的人也一定是害羞的,其实害羞和内向是不同的,它们之间并...

  • 郭召良:场所恐惧暴露技术

    前面介绍的技术内容主要针对惊恐障碍,对于场所恐惧症,我们主要应用的是暴露技术。 场所恐惧暴露的技术方法与惊恐障碍的...

  • 郭召良:惊恐症状暴露技术

    惊恐诱发是主动引起患者所担心的惊恐症状,这对于消除患者的惊恐障碍非常有帮助。尽管如此,惊恐诱发产生的惊恐症状是人为...

  • 郭召良:恐怖情境评定技术

    特定恐惧症指患者对特定对象和情境感到恐惧的一类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处理特定恐惧症的主要技术是暴露技术,实施这个技术的...

  • 郭召良:情绪三因素模型

    情绪三因素模型,指任何一种情绪都包含认知、行为和生理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两个要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召良:回避型人格障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ny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