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走出内心,
“你主动一点会死吗”“会”

“你主动一点会死吗”“会”

作者: 心理突破与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2-09-12 21:00 被阅读0次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别人不主动打招呼,自己就绝不会去认识陌生人;

暗恋的对象,只要ta不主动表明心意,自己绝不会承认喜欢ta;

练习了N遍的“我想加薪”,结果在见到老板时就会变成“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的”……

不主动的人,总是渴望别人能明白,自己的欲言又止,看懂自己的内心所想。

可,一旦别人猜透了ta们的心思,ta们反而会矢口否认。

这样故作神秘的高冷,总是会把想要接近ta们的人,推得越来越远。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想和大家聊聊,不喜欢主动的人,内心到底在想什么?

希望小伙伴们看完后,能放下心里的小高冷,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别人感受到被你在意的欢愉,也能让对方很好的理解,你真正的需求。

 01.

在被人否定之前, 我们早已否定了自己无数次

曾经,我就是那种“别人不主动找我,我打死都不会主动找对方”的那种人。

察觉到这一点,还是跟我关系最好的朋友,无意间对我的吐槽:

认识你这么久,你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我,连一个微信消息都没主动给我发过;

你给我的感觉就是,你并不需要我,我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打扰。

我立刻反驳道:“怎么会呢,我记得上次就是我主动联系你的啊?”

我一边说,一边翻看跟她的聊天记录,结果惊讶的发现:她说的是对的,我一直都没有主动找过她。

后来,经过我刻意地观察,才发现,在我想要联系对方之前,我总会进行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

她会不会在忙?我的联系会不会打扰到她?

她会不会对我说的话题感兴趣?她会不会感觉我很烦?

我能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她会怎么看待我?

……

严酷的拷问,耗尽了我所有想联系对方的勇气和积极性,最终总会在“还是算了吧”的结论中,停止纠结。

我们太过在意别人的回应、态度、感受,一旦觉察到对方有一丝丝不耐烦和讨厌的气息,我们都会立刻收起,本打算坦露心扉的自己,以及想要被倾听的渴望。

结果,那些未被满足的需要,以及未被表达出来的想法,只会积压在内心深处,留给自己自行消化。

于是,我们变得越来越沉默,也越来越难以主动了。

很难说,这样的性格是好还是坏。

但,这样的人,绝对会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永远不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图书馆、电影院总是自觉地把手机调成振动;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在商场、公交、地铁上肆意疯跑,大声尖叫。

可,很难有人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并不是因为不善言谈,也不是因为不想被打扰。

而是在别人否定之前,我们早就在内心里,把自己否定了上千次。

这种彻骨的自我否定,会把想靠近我们的人,推得越来越远。

 02.

 不主动的背后,是害怕犯错

一次,朋友小月无意间跟我说起了,她当上部门主管的一段经历。

小月性格温和,待人和善,做事有耐心有毅力,跟客户周旋总是能一次搞定。

所以,被同事亲切地称为,生活中的“老干妈”,职场中的“大姐大”。

有次开会时,老板有意提起了部门主管这一职位的空缺,问谁有意向要竞选时,她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论业绩、论能力、论人缘,她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不二人选,可心里的迟疑和犹豫,战胜了她的理智:

如果我去竞选了,别人会怎么看我?失败了怎么办?做不好部门主任,又该怎么办?会不会有人不服气,给我使绊子……

但好在,老板了解小月的性格,于是用业绩这一硬性指标,直接认命小月上任。

就这样,小月终于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这个她渴望已久的职位,她上任之后,果然不负所望,短短半年内,部门的业绩就直接翻了两倍。

如果你是个喜欢主动出击的人,那么你绝对理解不了,这种半推半就的矫情。

对我们这样“死被动”的人来说,“强制”、“必须”、“赶鸭子上架”,才是做成事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因为不可抗拒的命令,可以打消我们很多的怯懦和犹豫,即便担心的事还是会有可能发生,但我们会用无可奈何的心态,来安慰自己:

这不是没办法嘛,老板指定的事也改不了,能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吧。

可一旦开始做事后,我们会抛开所有的担心和疑虑,一门心思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能力发挥在工作上,长此以往,做事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做出的成果也会有“质”的突破。

之所以不主动,原因在于,我们害怕出错,更害怕出错后,我们承担不了后果。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宁可错过,也不会主动争取的理由。

 03.

不主动,意味着更安全

一次,在送我小外甥女上舞蹈课时,在课堂上看到了这一幕。

舞蹈老师问所有的小朋友,有谁能站在前面,跳一段上节课老师教过的内容。

很多小朋友都默不作声,只有一个小女孩勇敢地举起了小手,老师示意她站在前面,随着音乐的响起,小女孩开始做起了动作。

由于年纪太小,加上跳舞的时间又不长,所以只是大概地比划了,她还能记得起的几个动作。

跳完后,老师象征性地表扬了一下,然后,在纠正小朋友们的动作时,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这个小女孩:

“手要打直,挺起腰来,不要像刚才那个小朋友那样”;

“要用心学哦,下次老师还会检查的,可不能像刚刚那个小朋友一样,忘了很多动作哦”

课后,我看见小女孩很是沮丧,一脸难过地坐在角落里,一句话都不说。

自己的主动勇敢,没有换来她想要的赞美,换来的,却是老师刻意的讽刺,以及其它小朋友们无意流露出来的嘲笑。

换作是谁,都会悲伤吧。

我相信,她以后绝对会是个“动作标准”的小舞蹈家,可还会不会那么勇敢自信呢?

或许,她会因为怕被批评,而不敢去参加一场朗读大赛,一次歌舞比赛。

或许,也会因为怕被同学笑话,而选择默默地做个,给别人鼓掌的观众。

或许不主动,意味着更安全。

可只有主动了,才能打破别人对自己的错误评价,也才能更勇敢地展现自我啊。

最后想说,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做一个“正确”的人,因为这样可以免去很多责骂和嘲讽。

暗恋一个人,说出来又害怕被拒绝;

想跟老板提出升职的要求,害怕给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

想和朋友倾诉烦恼,害怕别人嫌弃讨厌……

可正确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快乐的时光,就会越来越少。

我们一边渴望着被理解,可当别人试图靠近时,我们又本能地退回自己的安全区;

一边暗暗压制住呼之欲出的倾诉欲,一边又反复提醒着自己,不能犯错。

可其实:

“我想见你”、“我需要你”、“我希望你能陪我聊聊天”、“我觉得你做得很对”……

你看,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点都不丢人啊。

因为敢说真话的你,很勇敢,也很自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主动一点会死吗”“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tc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