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末,和一位在基因治疗领域颇有建树的同学交谈,中间不免交流到延缓衰老、保持年轻态的话题。
他在回顾自己奋斗之路的幸福和艰辛时,表达了在混沌之境依旧能够感受到前方的光亮,而且越走越清晰,越走越笃定,甚至光芒在最后时刻向他飞奔而来。尽管脚下之路依然在黑暗掩映中荆棘密布。
我问那是不是一种所谓“企业家精神”的指引?
他思忖了一下,修正了我的提法,“我最想保持的还是终身创业者的身份”…
大多数人都是成就奖赏驱动的,或者说我们的自信心也是在一次次正反馈中逐步建立。如果后期的奖赏剂量没办法持续升级,此刻的成就就会定格为一生的高光顶峰,后续难有突破。
所以,预防衰老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一生都活在上升期,永远在爬坡的半山腰,望着远处的巅峰目标,提着一口气,用一辈子做一项巨大工程的决心,让价值持续积累,促成人生最精彩的登顶成就在最后一刻从容绽放。
我一直以为企业家或多或少都要有点情怀,因为那可以扩充做事的格局,提升持久的力量和专注。但现在明白,拥有情怀,收益最大的还是持有这种心态的创业者本人,保持充沛鲜活的生命力,一直士气高昂,一直行进在路上。
小飞的新发现:关于“衰老”,最近感受的二三事2
最近有朋友告诉我一个有趣的发现:
朋友圈有一款爆文类似:“太在乎,就是失去的开始”,“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若你淡了,我就变了”,“我的不易谁人能懂,看有多少人帮我转”…
细看看内容,无非是怨天尤人的顾影自怜,投诉着世道的不公和身边人的不珍惜。自卑和消极,跃然纸上。
而这种文章最容易吸引而产生共鸣的,是心态衰老,生活满意度低的群体。对于生活的艰辛既无法坦然面对,和谐共处,也缺少积极主动改变一切的勇气。只能通过转发,拐弯抹角让“目标对象”自己感受。
这种文风,对于多数年轻人或者心态积极的成年人则是完全免疫的,甚至还会被认为过于肉麻敏感而遭到嫌弃。
所以,为什么需要远离负能量,因为很多时候负能量暴露的是心态的衰老。
3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亚瑟·阿什金,以96岁高龄获奖,也打破了诺奖最年长得主记录。
有人采访他现在最担心什么?
他说:“不怕老,我只怕自己不聪明了…”
小飞的新发现:关于“衰老”,最近感受的二三事尽管一直定位,我们的公益活动是服务青年群体的学习成长,但每次都能发现参与者的年纪跨度非常大:从14、15岁的中学生,到50➕的成熟小哥哥,小姐姐。
年龄固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衰老,却不能真正的定义衰老。
十分欣赏的女神梁宁(湖畔大学产品模块学术主任,百度集团顾问,中关村“第一才女”)最近在产品经理大会上,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生成长周期:
小飞的新发现:关于“衰老”,最近感受的二三事传统观点认为:人生阶段分为童年、青春期、成年和老年,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她认为:从当前的现状看,完整的人生应该划分为六个时期,其中在青春期和成年之间,还有一个“奥德赛时期”。
“奥德赛”来自公元前800多年《荷马史诗》当中的一则神话故事。故事表述的核心意思是:当我们经历了一切漂泊和颠沛流离,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国”,我们就会留下来建设它、经营它,永不离开。
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的很多青年都处在这个时期。他们学习工作,探求各种可能和内心世界的充盈。
如果你一直在寻找那个值得停下脚步,从此不离不弃的“理想国”,那么无论年龄怎样,都将处于永葆青春的“奥德赛”时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