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853046/706d3eb1581b63e9.jpg)
大家好,我是Erin,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认知天性》。今天学习第二章最后两个小节。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有间隔地进行测验,也就是多次检索,学习效果一般都要好于只检索一次。
那么如何进行多次检索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研究人员带着研究成果走进了课堂。
这两个小节的实验和方法比较多,我只挑几个对我们有用的,而且马上能用起来的重点说。
实验是围绕多次检索进行的,所以时间比较长,约一年半。
首先是课前测验,也就是让学生预习,内容是老师指定的,下节课将学习的内容。学生知道有小测验在等着,所以也会更认真地预习。
其次是课后测验,书里说到,“在课后安排测验,能增加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并且能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哪里需要加把力气温习。”也就是检查学生对刚学习完的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再有就是多次小测,比如,在单元考试前24小时,进行一次复习小测验;大考间隔期间每月进行一次测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月考。还有个大学教授,把整个学期的3次大考用9次小测验取代。
同学们听到这里肯定叫苦连天了吧,如此多的考试不是很要命?然而被实验的学生并不这样认为,大部分学生表示,小测验减轻了他们对大考的忧虑,而且小测验还提升了学习效果。
为什么能提升学习效果呢?研究人员指出,测验效应在大考后还持续了8个月,也就是说,在大考后的8个月时间里,学生对在准备测验时所记忆的内容还很深刻。
这再一次佐证了检索练习有长期好处的结论。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检索练习对于年龄更大一些的人来说同样适用,所以我们成年人在准备考试时,不要再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下降了,利用多次小测验的方法,你也能逆风翻盘哦。
以上就是第二章最后两个小节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简单总结一下第二章的学习内容。
第二章主要围绕检索练习,也就是考试展开,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它的好处是长期的,有间隔地进行考试,学生记忆的内容会有惊人的提升。如果可以,请不要单纯地重复阅读,在阅读后加入一个小问题进行自测,学习效果会好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以多次小测验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启发,我是Erin,明天不见不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