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讲堂留影231

《论语》讲堂留影231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4-06-16 17:57 被阅读0次

    2024-6-17 二百三十一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

    语音整理
    本章是孔子鼓励年轻人积极进取、努力求学的名言,他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提醒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努力进取。年轻人的优势在年轻,但是年轻也会很快的变老。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孔子的历史观一直被人诟病,认为他是一个复古派,顽固地认为今不如昔。但是,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了孔子真正的历史观,那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孔子的这种今胜于昔的思想实际上是一贯的,他只不过对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状况看不惯,所以主张形式上恢复周礼。但就历史观来讲,他仍然主张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未来要比现在强,这一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我们来看文本。“后生可畏”,“畏”,在这里不是害怕,而是指敬重、不可低估的意思。孔子是在说,如果年轻人肯努力,他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后生可畏”现在就成为一个成语,来表达对于年轻人的鼓励和期望。“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就是你怎么能够知道将来的年轻人会不比现在的我们强呢?通过这种问而不答的修辞来表达进一步的肯定。
    孔子以这种开放的、充满期待的态度来鼓励年轻人,可以看出孔子所谓的“复古”是有所指的,也就是恢复形式上的礼制。
    孔子虽然曾经说过自己“信而好古”,这说明他推崇传统的文化和礼仪,同时他也认为自己继承了周朝以来的文化传统。同时也理智地告诉大家,“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年轻人一代一代地成长起来,那未必就不如现在的我们。
    但是后面的内容呢,听起来就比较“扎心”了。“四十五十而无闻也,亦不足畏也已。”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名望,还没有建功立业,那这个人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这句话会不会给今天的中年人带来一些焦虑的情绪,心里一定在想,这一下可完了,我也都四五十的人了,也没有啥成就,我这一辈子是不是就完了呀?
    其实对于这句话,我们要根据时代特点去理解。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的四五十岁和现在的四五十岁所处的人生阶段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概就是三十五六岁,不到四十。在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四五十岁对于一个人来讲,确实已经日薄西山。但是我们现在的中年人四五十岁,还是正当壮年,大有可为。
    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读了“四十五十而无闻也,亦不足畏也已”而焦虑。不要太当真,无论对于那一个人,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下,每天进步一点点,一个人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都未可知。有的果实之所以成熟得晚,是因为它太香甜。
    如果我们非要在这个年龄上纠结,给它折中一下,春秋时期的四五十岁,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六七十岁吧。那孔子说的是,如果你现在到了六七十岁,还没有啥成就,就不用想那么多了。

    李零讲解

    这也是讲学生。现在的风气是,学生靠老师出名,老师也靠学生出名,互相提携,共创繁荣。

    “后生可畏”,是如今老卓越恭维小新锐常说的套话,特别是吹捧自己的学生。他怕什么?就怕没人给他续香火,退休后没人照应,“了不起”变“老不起”。过去,鲁迅相信,新的总比旧的好,年轻的总比年老的强,其实不见得。后来,他也后悔此言。王羲之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诗序》)。后生可畏,只是来日方长,其他有什么可畏?老又怎么样?原来不也年轻?年轻又怎么样?早晚要老。谁都年轻过。我更相信,每个时代都有当时的好人和优秀者,也都有当时的笨蛋和坏蛋,老少何足挂齿。我认为,就基本的人性和智能而言,人和人都差不多。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这话在贵古贱今的时代,很可贵,特别是由大保守派的孔子来讲。我们不能一概否定“来者”,也不能一概吹捧“来者”,说将来什么都比现在强。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古人寿命短,四五十岁就算年纪很大了。我们要知道,1949年,我国的人均寿命只有35岁,世界的人均寿命只有47岁。孔子说,如果四五十岁还没出息,一点名气没有,这样的“后生”,就不用怕他了。北方常以“后生”指年轻人,如说,“这后生能受”,就是指年轻人干活肯卖力气,是好小伙子。

    倚老卖老可恶,倚小卖小也可恶。后生可畏,后生也有可恶者。败家子,都是惯坏的小孩,北京话,胡萝卜,兔崽子。(后生可畏)

    孙中兴详解

    邢昺说:“此章劝学也。”我觉得更清楚一点说,是讲年龄和成就的关系。

    孔子说:“年纪轻的人是让人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会不比现在的成年人的表现差呢?不过,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让人称道的成就,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敬畏之处了。”

    “后生”是指“年少”,就是比孔子说话的对象要年轻的少年人。“可畏”,皇侃说是“有才学,可心服者也”;邢昺认为是“积学成德”,所以可畏;朱子认为是“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刘宝楠认为是“生质独美”,好像跟“积学”无关。“来者”,皇侃认为是“未来事也”,黄式三认为是“后日”。“今”则是孔子讲话的当时,和“来者”是两个对照的时间点。本章关键的“闻”却没人解释。这里应该就是《颜渊篇》的“在邦必闻,在家必闻”,不只是听过,或是出名,应该还有正面的对社会有贡献而被人称颂的意思,这样才是孔子嘉许的。

    孔子说自己是“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2.4),没提到自己是“有闻”还是“无闻”。后来称颂孔子的人大概都是等到孔子五十岁以后用世的事。孔子这样算是在政坛起步太晚了。根据《礼记·曲礼上》,四十叫作“强”,当官正好,五十叫作“艾”,该升官。《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也说:“三十、四十之闲而无蓺,即无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矣;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和本章的意思也相仿。四十岁还混不出个名堂,大概此生就不会有大成就了。古人平均寿命不长,再怎么“大器晚成”大概也不能超过四十吧!《阳货篇》第二十六章就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孔子自己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是“有闻”或“无闻”都可以适用的道理。而且,五十岁已经开始要“养老”了。《礼记·内则》就说了很多。

    王充在《论衡·实知》中提到七岁的项托(也作“项橐”)教孔子,二十一岁的尹方年没有拜师也能精通六艺的后生可畏之事。不过,他也强调这些人虽无师友,但有非天纵,而是靠后天问学而得。

    《新序·杂事》记载年十八的齐国青年闾丘邛毛遂自荐做官的故事。当时齐宣王嫌他年纪小。他也举了“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的前例,说明自己其实已经不年轻了。他还说明是因为谗人作梗,自己才不得见用。就这样说服了齐宣王。记事者也在这个故事的最后引用了本章的话结尾。

    但毕竟这些都是少数的特例。在一个强调尊卑长幼之序的社会,年轻人是要经过“磨炼”的。孔子这里的说法并不是拿不同年龄时期(四十、五十)的年轻人和成年人比较,而是拿同年龄时期的两代人的成就比较。

    在剧烈变化的时代,英雄出少年,后生当然可畏,但不是所有的后生都可畏。可怕的是“可畏”的后生到了老年是否还依然“可敬畏”,还是变得“更可怕”(眷恋自己年轻时的成就,只提自己年少往事的“好汉”)。再者,如果一个社会产生不了“可畏”的后生,一代不如一代,这个社会恐怕也就会日趋崩坏。这些“可畏”恐怕就是孔子没有想到的问题。

    如果能对社会有贡献,好像“后生”与否也不重要。姜太公就是“老生”,钓了一辈子的鱼,四十、五十、六十,一直要等到七十才遇到周文王这个伯乐。这个钓鱼的故事可不是。

    所以,我们这些“老生”也不必怀忧丧志,多钓鱼,总有愿者上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2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yt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