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 日课245丨进取者的工作作风
今天咱们继续说史托伯格和马格内斯的《巅峰表现》这本书。上次我们说到一个公式,成长 = 压力 + 休息。今天我们就从压力的角度,说说“刻意练习”,然后给一个“简约而不简单”的深度工作法。
一切进步的出发点,是你得把“压力”当成一个好东西。我们已经多次讲过,你得把压力视为“挑战”而不是“威胁” —— 是一次让你提高水平的机会,而不是一个证明自己“不行”的陷阱。
有时候我仔细想想,觉得这一套理论简直有点像是玄学 —— 仅仅是心态不一样,人对事物的应对、做事的结果就会非常不一样。可是我们想想“安慰剂效应”、想想“自证预言”、想想《端粒效应》书中解释过的身体对压力反应的底层原理,这个道理还是可以接受的。
更有甚者,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威克(Carol Dweck)还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心态理论,叫“思维模式(mindset)”理论。这个理论把人分成两类,一类人相信所谓“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也就是我能不能做好这些事,是由我的天赋所决定的,我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另一类人则相信所谓“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认为能力是慢慢积累来的,只要努力就能进步。德威克本人和后来的研究者做了很多实验,证明那些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才能快速进步。
这一切理论都是说,你首先得“相信”。你得相信压力是个挑战而不是威胁,你得相信你自己的努力能带来进步。有了这些信心的准备,你要做的就是主动给自己设置压力。
1.只在压力状态下做事
现在人们一说“练习”,就容易想起“一万小时”,其实这是一个大大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发明人 K. 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当年研究练习行为的第一个洞见,就是 水平高低与经验长短无关。
埃里克森发现放射科医生并不是越老越厉害,他们的诊断水平并没有随着工作时间不断进步 —— 因为他们的绝大多数工作都只是例行公事,并不是“刻意”练习。同样道理,一个学琴的孩子如果只是站在那里例行公事地拉小提琴,他练的时间再长也没用。
所谓“刻意”练习,是你做的这件事必须是你不太会做,但是努力一下又恰好能做到的事。你必须得经历一番挣扎,好不容易才做对,这样才能进步。
为什么同样花了很多很多时间听课写作业,大部分中学生的水平都不怎么样?因为现代学校教育方法并不是一套“刻意练习”的方法。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特意走访了美国的一些中学老师。这些老师纷纷对美国政府搞的“共同核心(Common Core)”教学要求表示不满。这个要求有点像是中国的全国统一教学大纲,是一套标准化考试的知识要点。老师们说,自从实行了“共同核心”,我们的教学都成了填鸭式,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点,这能叫学习吗?
这种教学的最大问题不是知识太难 —— 而是知识给的太容易。学生还没问,老师就已经给了。学生坐在教室里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一个疑问、挑战、挣扎、反馈的过程。学习过程就好像看电影,能记住一点情节就不错了,很难真正掌握。
刻意练习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脱离舒适区,只在压力状态下做事。成长来自打击,技艺来自斗争。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直到掌握为止,我们要的就是这样“有成效的失败”。
不但学习新技能应该这样,平时工作也应该这样。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说, 想要达到心流状态,需要这个工作的难度和你的技能正好配得上。 技能低工作难,你就会焦虑;技能高工作简单,你就会无聊。心流是工作难度稍微比你的技能高一点点,你历经一番忘我的挣扎把它完成。这样你不但做事做得有意思、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而且还能不断提高水平。
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2.“完完全全在这里”
看高手做事是一种享受。简单的事情他不做,例行公事的事情他不做,他做的全都是充满挑战性、事先不知道结果、甚至稍微比自己的能力高一点的事情 — 能按照这个标准做事的人,本身就已经太厉害了。我曾经听一个心理学家说他特别爱看小提琴手练琴的录像 —— 那一点点的挣扎、一次次的错误和改进,简直让人着迷。
这个行为美学里最关键的一点,是高手总是全身心投入。
有个医生叫鲍勃·克歇尔(Bob Kocher),是高手中的高手。作为哈佛医学院的医生之外,同时还是个创业者、投资人、总统医疗政策顾问、学者,以及,斯坦福大学教授。史托伯格和马格内斯就专门去采访了这位人称“鲍勃医生”的高手,想知道他高效率的秘密。
(Bob Kocher。注意他戴的是一块只值40美元的电子表,书中特别提到了这块表 — 这也算是一个个人风格吧。)
三个人一见面,两个作者就意识到关键所在了。“鲍勃医生”跟他们两个在一起的时候,就是百分之一百地跟他们两个在一起。他把自己刚才的工作完全放下,手机什么的全放在别的地方,不受任何打扰,完完全全在这里接受采访。两个作者说,鲍勃医生给我们的注意力,跟他给总统的注意力是一样的。
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啊?在现代世界,这可是一个内功。现在能全神贯注的人太少太少了。人们几分钟就想查看一下手机,很多时候手机放在裤兜里明明没响,我们都能产生它震动了的错觉。我们身在这里,心在别处。
鲍勃医生的工作方法是绝对的单任务。他把事情分配到每个小时,每次只做一件事,这件事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不论是调研也好、做决策也好、跟家人相处也好,他总能从每一份文件、每一次互动中学习提高。
我们之前在《蜘蛛侠套装》这期专栏讲过一个概念,“知识复利” —— 可不是你只要工作就有复利。是你必须通过这个工作提高水平了,才能产生复利。以前人们讲“单任务”、“多任务”都是从工作效率角度讲,关注的是输出多少 —— 而如果你关注的是产生多少复利,就不但要单任务,而且还得像鲍勃医生这样全力投入。
现在我们知道了要有信心,要保持压力,要专注。 有了这三点,具体的工作方法就非常简单了。
3.深度工作法
专注的内功现在越来越不好练,主要就是因为现代人可以分心的事儿实在太多了。那么锻炼专注的最重要办法,就是把所有能分心的东西拿走,眼不见为净。尤其是手机,实验表明,哪怕手机是关机状态、甚至哪怕是别人的手机,只要我们眼前有个手机,我们就总想着查看一下有什么消息,无法专注。所以直截了当一点,凡是要专注工作的时候就把手机放到别的房间去。
做到了专注,你要做的就是专注工作一段时间,然后休息一段时间。有多项研究调查了各个行业里精英人物的工作节奏,结果是大同小异。就好像学生上课一样,他们把工作和休息间隔开 ——
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明星员工的工作方法是平均专注工作52分钟,然后休息放松17分钟;
一个肉类加工厂工人最佳工作时间段是工作51分钟,休息9分钟;
农业工人的工作节奏是75分钟 + 15分钟;
高级脑力劳动的节奏是50分钟 + 7分钟。
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的研究,我从中并没看出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节奏有什么区别 —— 不过按咱们上一期的说法,脑力和体力本来就是消耗同一个意志力资源。
总结来说,专家的建议是把工作时间分成一个一个的区块,每个区块由50到90分钟的高强度、高注意力工作和7到20分钟的休息组成。
这个节奏跟一般人的工作方式非常不一样。人们通常的做法是低强度的连续工作,就好像慢跑和散步一样。时不时打断一下,注意力不怎么集中,很多动作都是例行公事。跟这个科学方法相比,一般人的工作强度和投入度都太低了,而有些特别努力的人则没有把握好休息的节奏。
对比这个方法,互联网上流行的所谓“番茄工作法”也没有达到要求。番茄工作法是每隔25分钟短暂休息3到5分钟,如此四次之后休息15到30分钟 —— 这个休息次数有点太频繁了。我想“番茄工作法”可能最适合注意力薄弱的人,作为入门的功夫使用。
| 由此得到
思想准备:把压力当成挑战,建立“成长思维模式”。
战略:合理安排压力,确保每次学习或者工作都是在稍微高出自己当前能力的水平上。
作风:全神贯注只做这一件事。
战术:第一,排除各种干扰;第二,用50到90分钟的高强度工作和7到20分钟的休息,间隔进行。
说起来都非常简单,而通过各种研究证明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很不简单。更不简单的是,你到底有没有这个内力,能连续50分钟做一件有难度的事?
接下来该说战略性的休息了,会休息比会工作还难。咱们下次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