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张红,持续分享2147天,2023年7月3日
1.当来访者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不要用纯焦点的问句。
2.对于非自愿的来访者,我们需要更多的从父母周围的资源那里了解到,孩子出现问题的关键时间点转折的变化,可能性因素,父母的态度以及关注的程度。
3.关于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别人是怎么看的?父母的期待是怎样的?
4.假设探讨重要他人,他人来会能够说些什么,如果请他来,有什么顾虑和担心,还要评估重要他人是否能够支持到来访?
5.每次咨询可以通过家长表述孩子细微的变化,询问孩子是否认可,感受是怎样的,会怎么想,会怎么做,从而扰动来访者的内心。
6.通过与家长的反馈,增加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增强家庭系统的扰动。
7.也可以试着尝试外化孩子对自己贴的标签—懒,他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来的?长成什么样子?给自己的感觉是怎样的?他的到来给来访者的生活带来怎样的不同?有哪些好的改变?有哪些不好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