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5:生态治理的基本特征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执守大道循道而行,则天下无不欣然归往。因为归附有道不会交相妨害,还能彼此相安平和安泰。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的饮食显而易见,能使往来的过客为之驻足止步。说出口的能够言说的道,却是平淡无味的,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可是用起来却没有穷尽的时候。
《道德经》为理想的生态治理进行了基本的画像,那时候,人们心中的生态治理有以下两大基本特征。
一、天下往、安平太
执守大道循道而行,对于行道者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地为师、以天为师、以道为师者说到底就是师法自然。《道德经》讲“治大国,若烹小鲜”,执守自然之道,自然循道而行,当然应该是轻松自然的事情。
天下欣然归往,是执守大道,循道而行后的自然结果。行道者行自然之道,天下欣然归往。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下往”是生态治理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凡我们看到一个治理生态能够达到天下欣然归往的情形,表明治理者一定是循道而行的行道者。这样的治理者举重若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能够赢得天下人的信从与追随。此外,追随者纷至沓来后不仅不会交相妨害,还能彼此相安平和安泰。
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战国四公子动辄门客三千,便是不惜千金营造一种“执大象,天下往”的局面,殊不知“天下往”不是简单意义上物质吸引形成的积聚,而是人天然的对于有道者的归附。据说,尧帝在位时,舜为了避开天下人对自己的信从与追随,有意躲到边远地区的水边生活。结果舜住下三个月后,隐居之地便成了集镇,一年后便成了城市,三年后居然比当时的都城还要繁华。战国四君子可以一掷千金招揽贤能之士归附,能够像舜帝一样形成自然而然的影响力吗?正因为如此,《道德经》才讲“乐与饵,过客止”——美好的音乐与丰盛的饮食招揽的只能是一时的过客。
先前,笔者听到一个故事。镇上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做事很讲究也很能干,很快因为实业干得好成了镇上的首富。当时,很多人喜欢到他家里打牌,他自己却从不参与,但他有个习惯。总是拿出一沓子钱来交给来人,让对方替自己玩儿。赢了算对方的,输了算自己的。一时间,到这户人家玩儿的人越来越多,他自己也从不含糊,一直坚持先前的做法。颇有点战国四君子的做派。后来,因为一场大病,家道没落了不少。意识到人情冷暖后,先前一向不怎么上门的老师到家中看望他,为他揭开了心中的谜题。老师说:“做事讲究又能干,能够招揽讲究人追随,自然有机会富有起来。用砸钱的方式招揽人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招揽的人鱼龙混杂,到最后干脆就是一些抱着弄几千块闲钱花花的二流子,什么样的家底也经不起这种层出不穷的二流子的破败”。
不仅要“天下往”,还要“安平太”,才算是治理的好生态。
二、淡乎无味
生态治理依凭的是对常情、常理、常道的信从与持守,依凭的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贯彻与落实。常情、常理、常道常常是恬淡无味的,既不像美好的音乐、丰盛的饮食那样显而易见、真切可感,也不靠骤变、神奇去博取眼球,吸引人的注意。有意识地看它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有意识地聆听它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来,然而,真正去实践它时,却发现其中的奥妙没有穷尽。
孔子当年讲“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认真琢磨这三句话,讲的全是常情、常理、常道,几乎和乡里的老头儿见识差不多,乡里的族长大概也是用这三句话治理乡里的。但老实讲,这三句话不要说治理千乘之国,就是治理天下,也绰绰有余。
所以,好的治理生态的另一个特征便是“淡乎无味”。但凡一个治理者上来便标新立异,惦念着自己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总说点听起来很新很美好的话,不用做深入考究,大概率是不靠谱的。
最好还是家常饭,“淡乎无味”却滋养身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