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谈写作
回到大学学语文(06)

回到大学学语文(06)

作者: 海湾远帆 | 来源:发表于2017-05-12 08:14 被阅读117次

最近的语文课笔记更新放慢了,一来是老师不时生病请假,教学进度大大放慢,更主要的是进入议论文单元,难懂了不少,有些手怯不太敢写了。

写作入门课,五月第一周,议论文

以前想起议论文,脑子里跳出来的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属于又一种老师要我们写的文章。其实这些年我的阅读如果不是纯打发时间,都是非虚构类,算广义的议论文,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体会到议论文改天换地的威力。

第一篇要读的文章就是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市狱中的一封七千字长信,长信是写给伯明翰市白人教会的。文章阐述了非暴力抗议种族隔离的原因和做法,批评白人教会畏惧改变,不愿推动正义。我一直很敬佩马丁·路德·金领导黑人改变了历史,但读了这封信才感受到他的才华,远不只是文章的铿锵有力,气宇轩昂,超强冲击力,更佩服他能带动大量黑人放弃一时怨恨,严守非暴力准则,争取了最大的支持,艰苦卓绝长期坚持之后终于达到目标。

马丁·路德·金的文章不仅借助了诗歌文字铿锵的力量,又处处逻辑严谨,更重要的是他的论战战略。金首先寻求和对方的共识,讨论了基督教义的正义,讨论法律的正义与非正义之分,然后逻辑严谨地在这个共识上推论出对方做得不妥之处。整篇文章极具说服力,让我忍不住朗读多遍,细细感受当年他斩钉截铁、推动历史潮流的魄力。

读马丁·路德·金的文章,另一个感触是人人生而平等的文化。这种美国特有的文化在这篇文章里淋漓尽致,文章说法律是有正义非正义之分的,让人性高扬的是正义的法,让人性扭曲的是丑恶的法。法律的判断标准竟然是由其对人性的作用来区分,而且每个人都能来参与这个评判。想想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在美国的隆重不亚于华盛顿和林肯纪念日之和,其他总统甚至没有纪念日。而马丁·路德·金,就是一个犯法多次,直到改变法律,可以说是“把牢底坐穿”的人。美国孩子的高中英语课本,也有平民和警察和移民法斗智斗勇的故事。我第一次看见的时候很为这样的教育感慨了一阵。

我们的英语课本议论文单元中还有独立宣言、美国女性争取投票权等等改变历史的文章。这些文章和它们推进的历史,让人深感议论文的价值,学习议论策略和风格的动力呈呈上升。也难怪,在美国日常生活中三天两头有种种依靠议论文争签名争选票争取政治利益的事情,善写议论文绝对是人人需要的利器。

我们的作文要是能离孩子们的现实应用近一些该多好!

阅读写作课,五月第一周,《性别框架》

《性别框架》我们一章一章地读着,每一章老师都出了一些思考题,还让我们如果负担太重,就只阅读思考题相关部分。

社区大学同学中大部分高中毕业已经工作几年,终于找到自己的方向又边上班边上学,生活负担都蛮重。网上常有文章说起世界各国阶层固定,阶层之间的流通难以进行。在美国的社区大学就很好地帮助了阶层突破,我在的学校1/4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四年制州立大学,比如中国人最熟悉的伯克利大学,大约有17%的学生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估计竞争弱一些的大学里第一代大学生会更多。很多高中有专门的辅导员帮助这些第一代大学生走过复杂繁琐的大学申请过程,大学也有各种助学金奖学金来帮助他们解决经济负担负担问题。我现在参与的一个第一代大学生辅导班是从初中就开始帮助孩子找助学金,很多孩子到初中毕业就知道有一笔助学金等待着自己上大学用,完全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我觉得去比较各种体制过于理论,倒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对每一个孩子的支持,都值得我们多多学习。

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还给出一些书中的专业术语,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解释,帮助大家加深理解。美国教育是一个很重视用词精准的国家,应该是整个西方文化都有这个特点,从初中起碰到新词,学生要查书查字典,找到一个生词的准确定义,再用自己的话讲一遍,保证能够和自己的知识体系相关联,最后运用这个新词造句。中国孩子从小学成语,经常会有张冠李戴的问题,我想加上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解释新词这么一个内化过程,应该能有不不小的帮助。如果再给孩子们看历届学生作文里攒下的成语运用笑话,估计孩子在笑声中印象就极其深刻了。

《性别框架》揭示了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在美国女权运动上百年,7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迅猛,90年代后面进入平台期没有太大的变化,工资差距社会地位没有进一步改善。虽然女性占据的高位岗位越来越普遍,但是工种的性别隔离还是很严重,这是导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社会把养育孩子的重担完全压在女性身上,对其职业的伤害是双重的,一方面,家务孩子占据大量时间,女性缺乏了自学成长的精力,也无法参与一些需要离家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大家认定女性有孩子就不会全力工作,有机会也总是偏心交给男士。好消息是上百年的斗争下来,现在在美国,基本上没有太多人认为女性智力不如男性,职场上很多人只是认为女性的进取心不够。我问自己在高中和初中的孩子,他们的看法却很不一样。他们认为学校里女生很进取的人不少,只是女生的数学能力太弱。是的,女性的教育完全不输男生,甚至很多国家大学毕业女生人数是超过男生的,但是因为对数学对逻辑的的畏惧,乃至对男性的畏惧,导致女生工作之后在大学里选专业就偏重文科,工作之后也不太敢与同事争辩。也许我们老师对女生的心理成长多些关注能给她们更多信心。

现在国内最让我伤感的是边区少数民族地区大量女孩,认定自己小学毕业就该嫁人去给家人换彩礼,《乡村少儿》的小读者小作者里就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实在让人伤感。改变习俗也许难度很大,但是我们的教育真的可以考虑一下,不要光盯着考大学,不要光盯着分数,更多的是让孩子有读书的乐趣和能力,这样她们哪怕早早离开学校,还有机会自己看书成长。也许他们的孩子就能在故事中长大,一生从此不同了。

另外是女性取悦他人的偏好,导致对女孩的校园霸凌更严重更隐晦。我们小读者中有人常被同学打一巴掌,心里不高兴,却又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小题大做,以至于不断隐忍。这就难怪太多女性长大后面对家庭暴力一再退缩,有的最终酿成悲剧。

英语课上学习这些社会问题,阅读与写作都有了深刻内容做载体。不能不赞叹老师的巧妙设计……

前面的文章

回到大学学语文(01)

回到大学学语文(02)

回到大学学语文(03)

回到大学学语文(04)

回到大学学语文(05)

相关文章

  • 回到大学学语文(06)

    最近的语文课笔记更新放慢了,一来是老师不时生病请假,教学进度大大放慢,更主要的是进入议论文单元,难懂了不少,有些手...

  • 回到大学学语文(04)

    这个星期终于见到向往已久的学生互改作文了。美国作文非常重视修改稿子,孩子上课写文章,特别是正式文章,放在修改上的精...

  • 回到大学学语文(03)

    4月17日 第四节写作入门课 早上一到教室坐好,赶紧拿出作业本,开始跟着黑板上的题目开始自由写。偏偏今天的自由写是...

  • 回到大学学语文(05)

    怎么看艰深的书?看懂理论书好处多多,但太多时候我们不是早早放弃,就是看完不知所云没什么收获,这次我是找到了金钥匙,...

  • 回到大学学语文(01)

    离开学校几十年了,因为梦想因为幸运,又有机会回到学校学语文,兴奋之余想记下自己的课程,既是笔记,也给大家一些语文学...

  • 回到大学学语文(02)

    我这个学季修的两门课都是五个课时,周一周三各两个课时,周五一个课时。偷个懒,把周五和周三写到一起了。 4月12、1...

  • 比较阅读,回到大学学语文(07)

    比较阅读:议论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大量阅读同主题的不同文章,很容易能分辨作者论点、论据、议论手法的不同。通过深挖作者...

  • 虚境朝拾:课堂听讲等数则 2020/10/06 -1 -2 -4

    2020/10/06 场景1:06:50以前:梦到中学,回到语文课堂老师讲试卷,大家好像感觉童年回忆。 场景2:0...

  • 芒果街上的房子,回到大学学语文(09)

    以前还一直以为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作品之间是完全隔离的世界,最近上课却发现这两个完全就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故事与议...

  • 20170817大语文怎么学?(转载)

    大语文,要规划的好不容易。 学习方法系列2:大语文该怎么学? 原创 2017-08-06 萧愚 萧愚教育评论 大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到大学学语文(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fb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