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

作者: 老Q矢志读完廿四史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13:44 被阅读16次

    李广李敢李陵,这祖孙三代名将,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家倒霉蛋,孙子辈的李陵,有史记载的出山第一仗,就是冒冒失失地带五千步兵一头扎进大漠,想要找全是骑兵军团的匈奴单于杀敌立功,结果可想而知,尽管战士训练有素作战勇猛,尽管李陵战术运用得当,给匈奴大量杀伤,然而,在高机动的匈奴骑兵军团不断增兵攻击下,李陵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只逃回去了四百多人,李陵也被俘投降,顺带着连累了我们的太史公,因为帮着李陵说了几句打圆场的话,被勃然大怒的皇帝割了生殖器,这才发奋著书,留下了《史记》这部不朽之作。这是后话。

    儿子辈的李敢,没听说打过什么像样的仗,就因为当朝大将军卫青为难过爷爷李广,最终导致了李广自杀,估计李敢一辈子惦记的就是给老子报这个仇。且不说卫青难为李广事出有因,在一次汉朝大规模围歼匈奴王庭的战役中,李广作为某方面军的主帅之一,居然在合围时迷了路,导致部队没有及时到达指定位置。这种情况,换了谁当主帅都要问责的。更何况到了李敢时代,卫青依然权势熏天,人缘也不错,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已经成为汉武帝的心腹大将,面对这样的强敌,李敢这种微末小卒自不量力,居然敢用暗杀手段对付卫青,结果不但没有得手,反而被霍去病一箭射死。其实,就算李敢能成功刺杀卫青,结果估计更惨,不仅自己要掉脑袋,全家老少都保不住,就没有后来李陵的事了。

    爷爷辈的李广,虽然史书中对他不乏溢美之词,也确实在边关一刀一枪博出了“飞将军”的美名,但仔细研究以编年史写就的《资治通鉴》,老爷子一辈子好像没打过什么胜仗:出场就是汉军一场败仗,李广当时是上郡太守,带着一百多骑兵去勘察敌情,突然碰上几千匈奴骑兵。老爷子胆识倒是足够,当时判断出如果拨马就逃,肯定会被匈奴追上。如果迎头而上,匈奴会以为他们这支小部队是诱敌的鱼饵,从而不敢贸然出击。李广率领小部队迎头而上,还射死了匈奴大将,最后果然安然撤离,李广出场时的表现可谓智勇兼备,可是对大局没什么帮助。此后更是屡吃败仗、仅以身免、被俘后逃脱、深入沙漠却找不到匈奴部队。最后连皇帝都纳闷,这么有勇有谋的一个人,怎么老是不能打胜仗呢?史有明文,汉武帝在一次给大将军卫青布置出击任务时,特意关照说:李广这个人,“数奇”,说白了,就是运气太差,千万不要派他到前线。结果就是这场战斗,作为偏师的李广还是出了事,最后被逼自杀。

    如果说李陵以步兵打骑兵,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他的倒霉属于自找。那么,李广的霉运盖顶确实难以解释。如果要解释的话,与李广同时代的另一员名将程不识可能道出了其中诀窍,他曾比较自己和李广统军的不同风格时说:“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就是说,李广领军的长处在于深得军心,大家愿意为他出生入死。然而,他的部队管理松懈,敌人来犯时,往往不能及时有效抵御。

    将者军之魂,一军之主都马马虎虎,估计下面的各级官员做起事情来也相当凑合,也就造成了临战漏洞百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老Q矢志读完廿四史:@射手座_6920 不好意思今天才有空查资料。翻了翻汉书,李广确是李敢之父,汉书记载:广三子,曰当户,曰俶,曰敢。我在文中写得:爷爷辈的李广,指的是三人中的辈分,可能文字表述不够清楚,多谢指教。
        曹石山人:@老Q矢志读完廿四史 谦虚了,一点点记忆偏差。 瑕不 掩瑜。每个人都会有。你文思敏锐,才气纵横,实在难能可贵。
      • 曹石山人:文章不错,但我听说稍有不同。示于此:一,李广系李敢父,非李敢爷;二,李敢骁勇不下去病,未曾暗杀卫青,乃为泄恨击伤卫青。霍去病反而卑鄙暗箭杀李敢,明仗不一定干得过李敢。如是暗杀卫青,卫青绝不会故意隐瞒此事以保李敢。
        老Q矢志读完廿四史:@射手座_6920 李敢伤卫青,将之理解为报仇可以,写成暗杀是有点信口开河了。可能写的时候记忆有误。但卫青为人宽厚,对李广死也有可能心怀歉疚,为李敢隐匿是可能的。
        曹石山人:@老Q矢志读完廿四史 过谦了,交流而己。
        老Q矢志读完廿四史:@射手座_6920 关于李广难封一文,待我抽空查阅史料再做回复。此文写作时间较长,记忆中似乎是根据汉书后汉书中相关记载写就,其他史料可能有不同记载,都很正常。谢谢指教,多探讨。
      • Mr_稻香老农: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本文标题:李广难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ff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