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千里
01
合格父母只有一个条件:自己的人格足够好。足够好也只有一个:做好自己事,把能量转向自己和伴侣。
脑海中一直回荡这个题目的声音,让我不得不把它写下来,许多咨询中,也都会涉及到这个话题:母婴关系的不恰当。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无论是咨询还是现实,就在刚才我做完了一个8岁女孩的游戏治疗后,让我确定要说些什么,而此时,我有个说明:
这个话题谈的太多,许多父母似乎有了免疫力,不再认为这会给孩子造成困扰,另外,再次提及,会不会让作为孩子的你,更加难以理解父母的爱,还是会在爱里增加仇恨。
然而,我还是要说,每当我看到孩子痛苦的纠结、难以言说的愤怒时候。
同时,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也会无奈,因为他们找到我时,简单干预已难以奏效,需花费大量气力,让家庭重新洗牌,审视自己,审视彼此,审视这个叫做“家”的地方。
这不是坏事,至少让你开始反思,这便是改变的第一步。
就拿刚才我和这位小女孩地面沙盘说起吧。
我姑且把她叫做“小乖”,她的确好乖,这次,在玩了许多游戏后,小乖问我:“老师,我们还有多久结束?”
“还有15分钟呢”,我回答。
“那,我给你摆个一家人吧”小乖很期待。
“当然,让我看看你的作品”,我回答。
我游戏室有个红色小别墅,像42寸电视机那么大,上下层,有很多家具和玩具人,玩具人头部四肢都可活动,衣服、形态明显,能让孩子随意搭建、摆弄。
小乖开始了,她一边嘟囔,一边摆弄,这里,我只取一个片段:
“晚上,奶奶买菜回家了”,小乖边说,边把奶奶放在厨房。
“妈妈也下班了”,小乖把妈妈放在沙发上,“老师,有没有玩具手机啊?”小乖问我,“有的”,我把粉色小手机递给她,她接过手机放在妈妈怀里。
“爸爸最爱看电视了,还有爷爷,好像要把电视看坏啦”,说罢,小乖把爸爸、爷爷摆在了沙发上。
“小女孩放学啦”,小乖拿着玩具女孩,一会儿把它放到妈妈怀里,说:“妈妈忙着呢”,一会儿去到沙发边,我问到:“女孩要去看电视啊?”,
“哦,不,小女孩希望自己变成电视”,小乖回答,然后把小女孩摆在了电视旁边。
我鼻子有些发酸,眼睛涩涩的。
后来,小乖让小女孩走进了厨房,坐在奶奶身边、和奶奶一起吃饭、睡觉。
画面中,奶奶身子紧紧压着小女孩,而外面的爸爸妈妈爷爷一直在看电视、玩手机……
我不用解释太多,你就可看出小乖的投射,也可以感受到她的失落和无奈,也可以看到这个家庭的冷漠、控制,以及隔离。
于是,小乖成了问题孩子,被送到了我这里。
02
像小乖这样的孩子,算是幸运的,小学低年级就意识到了家庭的病灶,很多孩子如此强烈表达自己,都是青春期,初中或高中,问题也不仅是辍学那么简单。
家庭三角关系的失调,让每个成员失去了平衡,孩子做出了牺牲,拯救了家庭其他成员,这就是核心。
最最痛苦的并不是父母,而是孩子,因为他将失去社会普遍意义的价值感,承担各种负面评判,以及自己凌乱的生活。
他们撒谎、辍学、网瘾、离家出走、偷窃、自残、抑郁、恐惧,他们用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方式本身就会带来巨大压力,同时承受各方面谴责。
值得思考的是,辍学孩子成绩往往很优秀,偷窃暴怒孩子性格往往很乖,离家出走孩子总会依赖父母,当然这都是“问题”出现以前的他们。
因为“问题”,他们获益了,他们被看见了、被“正确对待”了,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了自己某些功能,就像小乖用“问题”把自己变成了电视和手机,得到了家人的爱。
所有歪曲的亲子关系,可总分为两大类:疏离和控制。
在本质上他们是一样的,都是让孩子表达家庭面貌,疏离是种更“隐蔽”的控制,让孩子用问题来拉近关系。
表现最突出的还是过度关注,我不想用“控制”来代表父母们以为的“爱”,但又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形容父母意识上认为的“关爱”。
那么,为什么父母如此关注孩子呢,然后又对孩子的“问题”如此抓狂?
这样的家庭很多见,常见顺序是:孩子出现问题、母亲和孩子太近、父亲的纵容。
妈妈之所以抓着孩子不放,有以下原因:
第一,普遍的攀比。
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学习要优秀,性格要得体,兴趣班也不再是兴趣班,变成了竞争,无论是钢琴还是跆拳道,都要做到最高级,文化课辅导班更是如此。
前段时间,我所在的城市取消了早读,在素质教育中本是好事,可让孩子多睡会儿,有更多精力在正式课堂上。
各类辅导机构却很快打出了晨读招牌,传单遍地,提倡早读重要性,家长纷纷报名,孩子不但没多休息,反而多了份压力,因为要变换两次地点,就需要更早起床,家长并没有因此止步,各种晨读班爆满。
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改变的不仅仅是制度,而是人心,家长要意识到自己攀比和害怕失败的心理现实。
第二,就是妈妈自己的需要。
很多来访找我,开始为孩子问题头疼不已,后来发现全是自己的投射,其中,发现了一条规律性的线索:
孩子出问题的年龄段,往往也是妈妈早年和孩子那么大时候,有过类似的负性体验。
孩子的问题激发了妈妈旧的创伤,这一点很有意义,像个命运魔咒,自己身上出现的,再现在孩子身上,越害怕的事,越是应验了。
这是妈妈潜意识过度补偿造成的后果,它的结果经常走向两个极端:要嘛和自己早年一样,要嘛相反。
比如,母亲早年对你控制,你一定想反抗,在你身上没能出现的反抗,会通过你的孩子实现,孩子反抗,你就会“反反抗”,那种感受像是你早年压抑的“反抗精神”附体在孩子身上,而现实的你,却并不能接受,变成了早年你的母亲。
相反,有过前车之鉴的你,可能不想给孩子任何控制,让他自由自在,实现你未了的情结,而此时,往往会发展成溺爱、纵容,这也会让孩子出现“另一些问题”,让你困惑不已。
所以,这个部分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你的孩子就是强化的你,或者内心反叛的你。
第三个原因是父亲的纵容,准确的说是夫妻感情问题。
父亲的背景作用模糊了,“逃离”了家庭,这和实际上爸爸在不在家关系不大,而是“内心的隔离”,作为妻子感受不到丈夫的存在,作为孩子感受不到爸爸的在场,更谈不上陪伴、接纳和力量了。
父亲有个很重要作用,就是促使“母婴分离”,就是关键时候说“不”。
这种力量的干预若是奏效,家庭会得以良性运转,会度过艰难时刻,但必须有个前提:孩子要“认同”父亲。
作为父亲,很少参与孩子内心,是没法让孩子认同的,相反,孩子会间接的替代父亲,变得和母亲更融合。
那么,妻子内心旺盛的能量以及更注重关系的特质,会投注到三个部分:工作、婚外情、孩子。
工作往往不太被妻子运用,婚外情的道德谴责又过于强烈,那么孩子就变成最安全的投注对象。
时间一久,孩子会变成妈妈的“半个丈夫”,甚至是“半个父母”,无论男孩女孩。
孩子的功能失调、错乱,所有问题会应运而生,危险悄然而至,真的,我见过和母亲不分床的三十岁“男人”,此时的任务,就需要促使母婴分离的发生。
而这个过程,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难度也在升级。
03
那么,怎么办呢?
这就是我的题目,放开你的孩子,冲我来!
合格父母只有一个条件:自己的人格足够好。
足够好也只有一个:做好自己事,把能量转向自己和伴侣。
我的经验,只要不是特殊的伤害,以及突发事故,你认为孩子的“问题”,都是你的需要,请审视自我。
改变不能操之过急,若你是这样的妈妈,给你三点建议:
第一,自我成长
要记住,你心里住着个孩子,那才是你要去关注的,而不是现实中自己的孩子,你把内心的小孩修通好,外在一切都会变化,包括孩子的问题,修通需要人格的部分改变,不能急。
第二,目标转移
把用在孩子身上的心思去练瑜伽,去美容,去工作,我不得不说,这些外在转移有个前提,你要真的信任孩子。
一个自然的人,天生具有整合能力,孩子知道会如何修正自己,来适应各种压力,无论学习还是人际交往。
孩子或许能成为杰出人才,但更多的就是普通人,放下所有期望,那是你无法实现的自我,或对伴侣、父母不满的投射,不能用来捆绑孩子。
第三,放开孩子
有任何要求、不满、期望,对准伴侣,那才是你努力的源头,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找到你和他真实的关系。
实在不行,那就冲我来,把一切困惑指向心理咨询师们,这是他们的职责。
要相信,必要时,你需要他们,这一点都不丢人,让他们帮你看清发生的一切,拉着你的手,定位你那个迷失的自己。(本文首发三点一弯钩)
你好,我是冰千里,感恩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