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年前,曾囫囵吞枣地读过这本书,那时候觉得这本小说晦涩难懂,不理解画家斯特里克兰德为什么要为梦想那么毅然决然地放弃幸福的生活,抛妻弃子呢?难道追求艺术就一定要牺牲自己幸福的生活吗?在现有的生活中就不能创作了吗?那时候对斯特里克兰德是特别讨厌的,觉得他自私自利,无情无义,没有一点道德感,伤害了那么多的人。
这一次重读,似乎又有了不同的理解。
原来以为他有个贤惠的妻子,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有着一份不错的股票经纪人的工作,按世俗的标准,他应该是幸福的。
但是实际上,从书中一些细节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生活得并不幸福,他太太从骨子里看不起他的,觉得他没有一点儿文学修养,是个十足的小市民。她只把他当做“提款机”,维持她体面生活的“赚钱机器”,并没有太多的交流,连他喜欢画画,她却从来不知道。以至于他离家出走,她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斯特里克兰德并不是突然想要离开的,他其实为这一天准备了很多年,在他们结婚十七年后,孩子们差不多已经长大,而且他了解她的妻子,她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她的姐姐和姐夫是可以照顾她的两个孩子的,他已经帮他们想好了后路,觉得时机成熟,才毅然决然离开,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并非是完全的无情无义。
他只是那种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甚至生活潦倒,缺衣少食,他也完全不在乎,这种纯粹与执着,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
书中两个悲剧人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斯特略夫是个平庸的画家,但是对艺术有很强的鉴赏力,他特别欣赏斯特里克兰德的才华,在斯特里克兰德病得快要死的时候,他把他带回家里悉心照顾,救了他一命。然而这一善举,却是引狼入室,弄得自己净身出户,家破人亡。即使斯特里克兰德给他造成了那么大的伤害,他最后居然还想要把斯特里克兰德带回自己的家乡荷兰。
他就是这样一个固执地,以自己的方式,一厢情愿地对别人好,包括对他的妻子,自以为自己很爱她,但实际更爱的是自己,他给别人的的爱是一种负担,是一种控制,并不是别人想要的。
我们不要做这样的“老好人”,也可以考虑考虑怎么样与这样的“老好人”相处才好。
布朗什是斯特略夫的太太,在斯特里克兰德没有来到他们家之前,他们夫妻俩相敬如宾,看着挺和谐的,但其实他们之间没有爱,布朗什并不爱她的丈夫,只是他在她最不堪的时候收留了她,为报恩才对他好的,直到特里克兰德的出现,她爱上了他,与他私奔,又遭到抛弃,心灰意冷服毒自杀,死得非常痛苦,真是个特别可怜的女人。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爱塔——塔希提的土著,她给了思特里克兰德最纯粹的爱,不掺杂其他,不求回报,让思特里克兰德在岛上度过了一段最快乐的时光,并创作出一生最伟大的作品。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英镑,取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