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这个周六冬至诶,我想吃饺子了。”一餐食堂里,一个小哥擦肩而过,他的那句话却轻飘飘地落在了我的心头。冬至,该吃点啥呢?
小时候的我不懂二十四节气,也不晓得冬至和南北回归线有什么交集。我啊,一门心思就想着放假,好背上我的小书包,回家去吃出个圆滚滚的小肚子,再躺在床上看会儿电视,美美地睡上一觉……
睡觉之前先回忆一番,今天吃了点儿啥呢?
好像是地瓜包噢……
哝,就是这货,也叫蕃粉圆等小名……你啊,别瞧这个长着个小尖嘴的包子其貌不扬的,内里可是大有乾坤呢。轻轻地咬开Q弹的皮子,让我瞧瞧这个小金盆装了些什么宝贝……如同牛油是火锅的灵魂伴侣,海椒面是脑花的最佳拍档,少了白萝卜丁的地瓜包也似缺了魂灵的空壳,无法调动起其他食材的鲜咸滋味。同时,它脆爽的口感和地瓜包弹软的外皮相称,层次感立刻在口腔中凸显出来,好似指尖抚过的精细木雕上起伏的图案纹路。
如果说白萝卜丁是镇守地瓜包的一方神灵,那么鳗鱼干和芹菜丁便是受人尊敬的土地公和土地婆了。有些小伙伴可能不喜欢鳗鱼干的些许腥味和恼人的小刺,不过我倒觉得是其鲜大过于腥,尚可接受。鳗鱼干在上桌之前经历了日光的洗礼,海风的吹拂,热油的激励和蒸汽的爱抚,在地瓜包小小的空间里积聚着鲜味,等待你轻咬一口,便把所有故事都讲与你一人听了……食材尚是如此,人也不例外,总会有人愿意静静聆听,听你讲那甜甜的心愿或是浅浅的抱怨……你说你不喜欢芹菜啊?我也不喜欢。不过啊,在这里我却对它讨厌不起来,和小神白萝卜丁一样,芹菜丁在这里也为整体的口感的提升助了一臂之力。别忘了,解腻提鲜也是它的功劳啊……
小青龙与猪儿虫
讲了这么多的“里子”,咱再来聊聊“面子”。地瓜包,地瓜包,这与地瓜的联系就在那Q弹的外皮上。地瓜一定要选当年产的新鲜地瓜,否则,根须过老,影响口感。去皮后的地瓜上了蒸屉之后,只待蒸汽渐渐融化内心的坚冰,便可以敞开心怀,彼此“心心相印”了。下了蒸屉之后的红薯泥与成形的地瓜包颜色倒是相同,不过质感嘛……二者的精神品质还是有天壤之别的,红薯泥同志的思想觉悟还是要提高啊……
“催化”了红薯泥的小机灵鬼们便是适当比例的面粉和红薯粉了。倘若仅仅加入面粉进行和面,做出来的地瓜包口感便会发硬,绝无半点软弹的口感,红薯粉则调和了二者,使外皮在获得筋道的体验的同时保留了软嫩的口感。
准备好了食材,和好了面团,做到了“三光”——“盆光、手光、面光”,你却和我说不会包地瓜包,那我还是和您老“拜拜”吧……
哈哈哈哈,我就开一玩笑,别当真。咱接下来就看看这带个小尖嘴的小家伙是怎么做出来的。从前我也不会,我啊就喜欢搬张小板凳,坐在妈妈、舅妈和阿姨们的身边,看着上下翻飞的手指和渐渐圆润的面团,我也比划着,假装我也是个贤惠的婆娘。轻轻揪下一小块面团,搓揉成圆球,再用大拇哥按个小坑,四根手指贴紧面团的外侧,大拇哥和手指们协力带着面团“转圈圈”,转着转着,面皮便薄了,最终便营造出了盛装食材的小钵钵。这个钵钵长得与窝头还有几分相似。每回拿起小勺往里面盛炒好的馅料时,我总想趁我妈不注意,塞上满满一大口,好大快朵颐一番。盛装馅料的时候切不可过分贪心,不然面皮合不了口,更不用说搓出个小尾巴了。哈哈哈哈哈,细细想来,这个小家伙的肚量不小,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倒有几分契合。合上了口的面团,只需轻轻的揉成球状,再搓出个小尾巴,便是地瓜包了。
咬上一大口你,想好冬至吃什么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