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喜欢一个人,有很多原因,有一种是因为口吻。读一本书也是,喜不喜欢叙述语感,风格,带来的联想空间,虽然它因你而生,是自己感觉。然而如果不读这本书就没这种感觉发生,可选择不读。不是每本书都必须读,和音乐一样,总有极度厌恶的风格。奇妙的是绝对的厌烦牵扯绝对的吸引,给一个机会,了解之后放手。很多了解,就是放手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了然,不再是莫可名状的讨厌,而是因为了解的分开。否则总会不由自主两极对调,极度的虚弱而阳刚对应极度的平缓而阴柔。本质有残缺,感觉不出,这种吸引的出现刚好填补空缺。才会有吸引到的都是讨厌的一说,更有甚者谁喜欢他便讨厌,拉入万劫不复之列。了解反极也因此了解了自己。
下次直接避过,实际也不是讨厌,就是介于口吻之类的就不想进一步去了解。耐下性子了解,没有损失,足够明智以后都不会再遇到。遇到也会快乐的相处与保持距离,亲密本身即试图弥补看见的冲突置若罔闻。久了发现行不通,就自动放开了。放开了,经络也就贯通了。不是讨厌,是不解,且不想多花一分时间去了解。才会发生绝对境况下的突然亲密和突然接纳,它们应当列入常态,它们并非充满攻击性,是敏感的人眼中一切皆具有不可思议的征象,显得都是攻击性。在控制的范畴慢慢解套,就是说你能控制你误解为攻击的发生并合为一体。会做出的不同选择都是向外走出一步,没人全如想象,迈出自我世界的一步或第一步。
总是这样。
对于人事物,书本是人写出来就有口吻,感觉飘忽不定却也并非无迹可寻。尝试接触本身就是价值,但有可能不会是恒久关系。是不够稳定的体现,接纳本身太过也是一种滞后,进攻无非因着虚弱渴望建立亲密链接试图支撑。本意是好,但维护本身就是摧毁。无意识摧毁有意识建设,有意识摧毁有意识建设,是不同的。
开始就接受,容许通过。你是你,保持边界不是棱角分明根根立,需要一个时间地点去修正修行,即常态。人间是道场,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了解需要和不需要,融合与不融合,终究通往无限的永不终结的游戏。最初角色扮演,为了游戏而游戏,无限顺延本身的激越。
选择与等待的力量,爱与自由的力量。
都有格外不爽的口吻,空气充斥所有人的过滤,活因此千姿百态。它负责制定,但不接受解释。
大部分的爱因为不解,终极的通往自由。一人即无限,还有一种在中间,一边不解一边自我,有点分裂。平衡总会坍塌,目前选择一个人无限。
无限的游戏本身也包括这个,正在进化,仍旧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