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忙,流水账划水)
来到狮城我零零碎碎、杂七杂八地上了不少课,上的课有没有用处,这个还真看不出来,有时候是为了未雨绸缪,有时候为了心安,告诉自己努力了。
现在回头去看,认识了一些人也是收获吧。
最初是刚来,好像心里慌慌的,在水里游了长时间够不着岸踩不到底的感觉。为了应付上班,来的第一件事情是赶紧去补习英语。
说起英语,是我中学时代最不喜欢的课。最初学英语,看着村里哥哥姐姐在书上注狗头猫脸,还觉得很有意思。可是,自己背单词都觉得不容易,背课文就更难了。
到高中,我的英语老师是自学成才的,很有领导大家的派头。他确实是领导,那时候已经是教导主任了,课上得通俗易懂就是不想懂,上课就是翻字典的感觉,用英语句子解释英语单词,我在这学英语遇见老师们也是这样的,可是那时候就是听不进去,不喜欢。其实老师挺好的,声音也清晰,就是比较乏味,我就打瞌睡,当然不能怪老师,成绩好的把课文背得如流水,我懒。
高三的时候换了个英语老师,上课很有趣,经常把学生编进句子里编个小短文什么的,气氛很活跃,所以,高考勉强及格了。
当然这样说也不公平。
大学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是刚从隔壁学校毕业的,因为父母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她毕业就来了。人挺漂亮的,也很活泼带我们到处玩,可是刚刚一年,她遇见了挫折有点崩溃暂时休养去了,我们班就别的老师代课了,代了什么,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把英语证书混到手了就罢了。我想以后除了考试还要用英语吗?应付考试我英语还是马马虎虎的。
但是那只是看看。
现在要听、要说,还是差很远的。我们平时还是中文习惯,人家说的和我们平时看的大相径庭。
咬牙花钱报了班,那个价钱在那时候是不便宜的。
老师是一个菲律宾人,这自然有好处,他不会中文,交流就得必须要英语。教的其实比较简单,有教材,读读写写,作业仅限于造句。
我们交钱按课时交的,所以随时有人加入有人退出。上课的不少是刚来狮城的,准备找工作的、刚上班的,大家交往不深。
虽然大家没有深交的意愿,聊天还是有的,一聊天,就是中文了,老师就大喊停,表示他也愿意加入,要我们说英语。
记得老师和我们聊天的时候,说他家乡是盛产香蕉的,香蕉特别便宜,经常白送的。比如,你进电影院想买玉米花吧,他那里,老板会送你一串香蕉。
上了两个月,我也退了出来,首先学费比较贵,上班比较累,经常加班。自己在网上就学了新概念,进行阅读和听写。
一次下班路上遇见那个菲律宾老师,他还在那里上课,对于学生进进出出他也习惯了。
忙,对吧?我知道。他笑着说。
我笑。跟他随便聊了几句。
那个培训中心现在还在,只要有外劳,这个需求永远存在。
英语,自然还是想上的,到处都是英语补习班的广告,最吸引人的是政府的课程,这个有证书的。然而它的价钱是分三六九等的,我们去上的话,价钱也是相当可观的,身份,也值钱。
我想拿到身份上便宜的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