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卡夫卡的《变形计》

作者: 卡兰诺 | 来源:发表于2017-12-24 06:48 被阅读800次

    文/卡兰诺

    书评|卡夫卡的《变形计》

    01

    邻居家有个又傻又瞎的儿子,今年五十四岁,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老爷子今年七十九岁,他老伴七十二岁。真是前世造的孽!老俩口这么大一把年纪还得服侍这个讨了他们一辈子债的儿子。

    可有什么办法呢?儿子自己亲生的,舍不得弃之不顾!他们送了一回政府办的照顾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院,只待了半个月,就又把他接了回来。

    原来在那里哪有自己老俩口照顾的好,半月不见,就不成人形了,又黄又瘦,把老俩口心疼的要命,就雇个车又把他接了回来。

    他们说:“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不能不闻不问呐!只要咱俩还有口气,一定要把他照顾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这个病孩子折磨了他俩几十年,但他俩依然咬牙坚持着,只要一息尚存,绝不让孩子受苦,用最温暖的怀抱赐于自己的孩子。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萧伯纳

    捷克作家卡夫卡写的《变形记》里的主人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却因突发状况遭到了家人的唾弃。

    主人公格里高尔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个巨大的跳蚤。他的背成了铁甲式的硬壳。肚皮为棕色的,被分割成许多小块,中间隆起像小山,被子已不能将它盖得严实。腿也变得单薄、细小,在眼皮下闪烁着微光。

    作者卡夫卡展示给你的景象,令人惊悚不已。小说主人翁格里高尔是一个小职员,每天繁重的工作与无休止的工作,让他变成了丑陋的跳蚤,他不认得自己,也变不回去,生命的悲剧让他痛苦不堪。

    他逐渐忘记自己过去的样子,习惯了像甲虫一样的生活,只不过,他的思维还是人类的,一个变形了的特异“人类”。

    他不可能再去上班挣钱,但依然为父亲沒钱还债与无法送妹妹上音乐学院而焦心万分。可是他最终成了这个社会多余的怪物。

    可爱的妹妹改变了态度,提出要把他从家里赶出去。此时的格里高尔生了病,天天挨着饿,最后绝望的死去。咽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依然“怀着深情和爱意想他的一家人”。

    02

    也许大家会觉得卡夫卡是个怪异的人,为什么会冒出这种创作思维。其实作者卡夫卡的内心是“庞大”的,家庭的不和睦,致使他具有“冰冷的内心”。

    父亲是商人,脾气暴躁,专制,动辄打骂;冷酷无情,见钱眼开,漠不关心。

    母亲太温顺善良,关心子女却更懂得服从丈夫,这让卡夫卡陷入一种难堪的、苦闷的境地,所幸他还有个相亲相爱的妹妹,倒不至于把他和他的家人完全隔开——心与心的隔离。

    这种家庭关系在《变形记》中有充分体现。

    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也有个完整的家,父亲、母亲和妹妹,在他变形之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正如他所在家庭的关系一样。

    父亲是“恶狠狠地捏紧拳头,仿佛要将格里高尔打回房间里去似的”,母亲是伤心而畏怯,妹妹开始是殷勤而体贴的,这都是他的现实家庭的翻版。

    书评|卡夫卡的《变形计》

    在人世间感受不到人类共同生活所应有的温暖,这便让他想到动物。当卡夫卡不得不用动物来比较人的冷漠本质的时候,他的悲凉是彻骨的。

    正因如此,《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突然蜕变成一只大甲虫,也就不足为奇了。格里高尔无疑是悲惨的,他突然变成甲虫,丢了饭碗,遂逐渐被家人和邻里厌弃,无情而默默地被放逐出了人的世界,过着虫豸的生活,很快就在寂寞和孤独中悄然死去。

    我读时能感受到格里高尔那种孤苦和寂寞,只感到一阵紧似一阵的悲凉,一声沉逾一声的叹息,压着这颗心也愈沉愈凉。

    卡夫卡和他父亲的关系是不融洽的,这在他的作品中也能觅得一些踪迹。《变形记》,是他同父威作斗争的产物,它们涉及的都是父子冲突的主题。

    03

    在《变形记》中,这种主题的体现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伦理原则出发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他父亲就表现出“不可遏制的恼怒”。

    后来朝儿子扔苹果,其中一个砸中格里高尔,苹果陷进背里,没有一个人替他拿出来,这导致了他的致命伤,最后不得不死去。

    在资产阶级家庭内部,一个成年家庭成员一旦失去劳动能力,从而与家庭断绝了经济关系,那么他就成为这个家庭的累赘和多余人,直至引起这个家庭的厌烦,盼望他早死。

    毫无疑问,格里高尔就是这样的人,就是经历这一切的人。他变成甲虫,不能去上班,没有经济收入,不能养活家人,家人只得自己出去找活来维持生计。

    于是,他变成了累赘,家庭成员渐渐将他忽略,连他的妹妹也不例外,大家都厌弃他了罢?最后他的死引起的家人成员的漠然反应也就不难理解了。

    书评|卡夫卡的《变形计》

    本来大家就都盼着他死,所以他死之后,大家不但不感到悲伤,反而觉得轻松和解脱。这不是变态,也不能说他们太无情,他们是被那个时代教化出来的时代产物。

    我们不能完全用现代的价值尺度和伦理观念去评判那个时代的人和事。

    《变形记》中,主人公被异化出人的世界以后,他自己的人性越来越少,而虫性则日益增加,以致全然忘了自己的悲苦,倒挂在天花板上,荡来荡去,自得其乐起来。

    他倒自得其乐,没有了人类的喜怒哀乐(也许有,却也没有那么强烈了),留给读者的呢?看到他此刻模样,该是忍不住潸然泪下了罢?

    纵观全文,卡夫卡通过《变形记》,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即“假如我一旦遭遇道格里高尔那样的不幸,就连最爱我的小妹妹最后也会厌弃我的。”

    也就是说,他把“人与人之间任何一点可以沟通的可能性都勾掉了。”这是怎样的一个悲观凄惨啊!

    但我们设身处地地替他想一想罢!如果我们是他,这种悲观这种绝望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罢!

    显然,这样的故事情节,是谎诞的杜撰,然而它是寓言而非“谎言”,寓言是虚假的,其中的寓意真实而且深刻,令人回味。

    爱惜你自己,不要让你生病,你生病了、你年老体弱了,对别人就是拖累,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变形了的怪物,所以,健康快乐才是永恒的主题;爱对你好的人,无论他是什么模样,生、老、病都无悔,不要死了才后悔,人生苦短。

    365天无戒日更训练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竹露滴清响:也看过这篇小说,当时觉得作者直面人性的直接方式震惊到我了,作者的文笔太冷峻了!
      • candy韦慧:感觉那是常态,但也是病态!
      • 李端云:读书的气时候结合作者的身平,果然领悟得更通透。学到了,厉害厉害:+1::+1:
        卡兰诺:@笔端流云 😀😊😊
      • 墨棠子:☕☕
        卡兰诺:@墨棠子 😊
      • 我可能还是个孩子:人性越来越少了,忘记了痛苦,高兴……你连自己都忘记了,凭什么还要求别人对你的爱。
        卡兰诺:@我也许还是个孩子 说的好
      • 跳舞的牛顿:读过很多遍,从此不断揣摩人性暗。不是不相信别人,亲人,而是自己的存在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理由。很喜欢描写人性方面的书,而那些成人童话故事或者心灵鸡汤文离我越来越远。
        卡兰诺:@跳舞的牛顿 哦,😊😊
      • Demicat:去你主页翻了往日文章,写诗的人怎不爱卡夫卡🤗
        卡兰诺:@抑郁先生_ 好厉害😂
      • 顾北清歌暖:曾经也看过卡夫卡的变形记,我的一点思考是:人的既得利益被满足以后,当他失去了创造价值的能力,那么这个人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主人公变成了一只甲壳虫,他已经没有了什么对于家人的价值,但是他以前做的好事和业绩,都随着这一身盔甲而飘走了,我想这就是他写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吧,你得势的时候,那么你可以被人尊重,当你失势的时候,没人在意你的位置。
        以上愚见,多多批评
        卡兰诺:@顾北清歌暖 高见,佩服
      • 冲浪小鱼儿:甲虫,一直是甲虫,卡卡
        卡兰诺:@冲浪小鱼儿 😊😊😊
      • 小豆利子:人其实是一种顶可怜的动物
        竹露滴清响:@小豆利子 有时也有这样的想法。
      • 11山山:赞🌺🌺🌺
        卡兰诺:@11山山 😊😊😊
      • 卡兰诺:是的
      • 已申请销号:读这本书的时候,恐惧得要死,人与虫子之间的切换……好可怕哦

      本文标题:书评|卡夫卡的《变形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pc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