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四·八三】
诗以进一步为佳:杜门悬车,高尚也;而张宝臣《致仕》云:“门为看山宁用杜?车还驾鹿不须悬。”别离,苦事也;而黄石牧《送别册子》云;“一度送行传一画,人生那厌别离多。”《寄衣》,古曲也;而盛青嵝《出门》云:“检点箧中裘葛具,早知别后寄衣难。”“打起黄莺儿”,惧惊梦也;而朱受新《春莺》云:“任尔楼头啼晓雨,美人梦已到渔阳。”
杜门悬车,音dù mén xuán chē,指闭门不出,隐居自乐。《史记·陈丞相世家》:“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懽而黥公孙贾。”《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张宝臣,即张廷璐(1675—1745),字宝臣,号药斋,张英第三子。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应乡试列副贡;五十二年(1713)再应乡试中举;五十七年(1718)会试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元年(1723),出督河南学政,因罢试事坐落职;旋即又重新授为国子侍讲,擢国子祭酒,迁詹事府少詹事;七年(1729),擢江苏学政;十年(1732),典浙江乡试;十一年(1733),擢礼部侍郎,再督江苏学政。乾隆九年(1744),主持江西乡试,后辞职还乡,被称颂为“三朝旧臣,后进楷模”;次年,病逝桐城。一生好学,诗宗唐名家、文法宋诸子,著有《咏花轩制义》《咏花轩诗集》传世。
附:清·张廷璐《南归四首·其三》:松风萝月送馀年,暮霭朝风别有天。门为看山宁用杜,车还驾鹿不须悬。烹茶泉比中泠水,荷锸秧分下噀田。老我得从耕牧者,萧闲真觉主恩编。
黄石牧,即黄之隽(1668-1748),初名兆森,字若木、石牧、号𢈪堂,晚号石翁、老牧。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青村乡陶宅村)人,原籍安徽休宁。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任庶堂、编修、日讲起居注官。雍正时,曾参加《明史》重修工作,升提督福建学政。后被罢官。乾隆初,荐试博学鸿词科,因年老未能终卷,遂归。以撰述、藏书为业。曾任《江南通志》总裁,出力尤多。学术上排斥陆、王之学,独尊程朱理学。撰著有《𢈪堂集》、《香屑集》及古今体诗900余首。
附:清·黄之隽《题李草亭画寒江送别图》:长江风定水无波,岁晚天寒客又过。一度送行传一画,人生那厌别离多。
盛青嵝,即盛锦(生卒年不详),字廷坚,又字青嵝,吴县人。康熙间诸生。为人淡泊,不屑于科名仕宦。平生游踪遍于南北,当世贤达咸折节与之订交。沈德潜称其“早岁诗多芳华明丽,中年一变为沉雄顿挫,晚岁更趋深婉,归于敦厚,与翁霁堂(照)、周迂村(准)唱酬甚盛,其诗兼有两君之长”(《晚晴簃诗汇》引)。又举与张锡祚、黄子云并称,有《灵岩三家诗》之刻。著有《青嵝诗钞》、《青嵝遗稿》。
裘葛,音qiú gě,裘,冬季穿着的裘皮衣服;葛,夏季穿着的葛布衣服;裘葛,泛指四时衣服;借指寒暑时序变迁。《公羊传·桓公八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汉·何休注:“裘葛者,御寒暑之美服。”元·柳贯《睡馀偶题》诗之三:“简书方厉禁,裘葛屡催年。”
附:清·盛锦《别家人》:伏雌烹罢劝加餐,秉烛喃喃语放阑。点检箧中裘葛具,预知别后寄衣难。
打起黄莺儿,唐·金昌绪《春怨》诗的首句。全诗内容: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朱受新(生卒年不详),字念祖,江南吴县人。诸生。著有《木鸢诗稿》。
渔阳,音yú yáng,古代行政区名。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置渔阳郡,治所即北京市密云区十里堡镇统军庄村东。秦统一后,复置渔阳县,郡县同治,治所与燕相同。历两汉、三国、西晋、南北朝至北魏,渔阳郡始徙治雍奴(即天津市武清区泗村店镇旧县村)。北齐废渔阳县入密云。隋大业末年,改无终县(今天津蓟州区)为渔阳县,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所以,渔阳应该对应现在的三个地点: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前治所为北京市密云区十里堡镇统军庄村;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移至雍奴县治所,即天津市武清区泗村店镇旧县村;隋大业末年,改无终县为渔阳县,治所为天津市蓟州区。渔阳被后世诗人常用为意象,意为征戍之地。唐·张仲素《春闺思》诗:“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附:清·朱受新《春莺曲》:千门春静落红香,宛转莺声隐绿杨。任尔楼头啼晓雨,美人梦已到渔阳。
网友评论